本文围绕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暨“投资上海”,介绍了总规模达500亿元以上的国资并购基金矩阵助力产业升级的情况,包括其目标、政策机制,还阐述了参与方、出资方、产业资本方以及国有资本代表对国资并购基金的看法和作用。
在3月25日,大家都在探讨一个关键问题:国资并购基金究竟如何助力产业升级?当日举办的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暨“投资上海”活动,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总规模超过500亿元的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
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贺青表示,组建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意义重大,这是深入实施上海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关键举措。该矩阵将聚焦增强核心功能,一方面围绕加快新兴产业的前瞻布局,积极开拓新的产业领域;另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开展一批高质量的并购活动。通过这些举措,推进相关产业的整合与升级,致力于打造重点领域的龙头企业。为了保障基金矩阵的顺利运作,在政策机制上也有相应的优化,比如优化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提高重点项目国资并购的审批效率,持续健全完善国资股权投资基金绩效评价机制和容错机制。
记者了解到,该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有着明确的目标。力争到2027年,做强做大8 – 10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形成并购交易规模超3000亿元。通过这些努力,推动上海国有经济布局更加优化,显著提升重点产业的能级,持续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上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作为参与方之一,上海交易集团上海总部总经理吴烈忆在分论坛上发表了看法。他指出,上海交易集团的成立是为了实现要素资源的市场化配置。通过从产权市场到资本市场的建设,为基金和企业提供工具和数据赋能,帮助解决投资难题。
吴烈忆举例说明:“比如,产权市场原来可能侧重于信息整合,现在资本市场需要通过金融工具来实现融合,上海交易集团旗下的上海股交中心,就会发挥更多作用;可转债成为赋能基金和企业的一种资源配置手段;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则通过专利质押等方式,给企业提供更多帮助。”
作为出资方之一的保险资金,太保私募基金总经理刘龙也谈到了保险资金在其中的作用。他表示,保险资金具有长期供给能力、跨市场投资能力和生态改造能力,能够为不同阶段的企业提供服务。保险资金可以与头部PE、VC机构合作,构建投资生态。
刘龙认为,在政策指引下,保险资金可以稳健有序地进入资本市场,包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在跨市场投资能力方面,保险资金参与股权投资比较灵活,既可以从事一级市场投资,在合规前提下也可以做一些结构化的夹层投资,这样就能为处于不同阶段或有不同需求的企业,提供资金服务。刘龙还分享道:“在并购投资上,保险资金虽然还是新兵,但是未来可以在生态方面进行各种链接,发挥保险资金的优势。”
产业资本方——临港集团生物医药首席产业规划师、临港蓝湾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曲霞,对于国资并购基金助力产业升级有着自己的见解。她认为,在这方面临港集团拥有深厚的产业生态和创新策略,一些产业目前非常需要国资委这类的并购资源支持。“国资资源在并购过程中,将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基地 + 基金 + 生态 + 服务’的四者联动模式,也一定能让国资并购基金更好地整合资源,提升产业发展的整体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曲霞还谈到,并购基金对于上海作为国际国内产业变革的策略节点至关重要。因此,她非常期待与各方合作,实现资本与产业的精准匹配。资本赋能产业升级需基于产业生态,临港集团在生物医药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基金加生态加服务的模式,期待与国资并购基金矩阵联动,实现价值创造。
作为国有资本的代表之一,上海国投孚腾资本总经理、管理合伙人费飞分享了国资并购基金在联动政府、企业、资本方面的作用。他强调了并购基金在促进地方产业发展、支持上市公司壮大、推动产业链整合以及与金融机构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在实际操作方面,费飞认为,国资并购基金在上海重点产业的发展中,是关键一环。“一是通过并购,可以将优势产业集聚到上海;二是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监管部门也一直鼓励做大做强,并购则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三是,帮助链主企业做并购,对产业链形成巨大的拉动作用;四是,在设置并购产品时,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积极互动,通过专业化投后服务帮助上海在科创产业细分领域建立优势。”
本文介绍了上海总规模超500亿的国资并购基金矩阵助力产业升级的情况,阐述了其目标和政策机制。同时,各参与方、出资方、产业资本方及国有资本代表均对该基金矩阵发表了看法,强调了其在产业升级、资源整合、资金服务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展现了其对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