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青岛市市立医院的主治医师袁丁,详细讲述了他投身基层医疗事业的动人故事。袁丁出身农村,心怀为乡亲服务的热忱,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到基层坐诊,探索创新疼痛诊疗模式,为基层卫生院制定发展规划、培养人才,还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建设健康山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为了大力弘扬卫生健康领域的崇高职业精神,山东省卫生健康委携手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健康山东云平台,精心打造并持续推出了“鲁医风采”系列活动。该系列活动旨在深入介绍山东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先进典型事迹,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共同为建设健康山东而努力,进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图为袁丁(右一)在乡镇卫生院指导当地医生开展新技术
在2024年12月6日,山东省委组织部公布了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强担当”省级榜样名单。其中,青岛市有6人光荣入选,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内科党总支书记、基层医疗管理科副主任、主治医师袁丁便是其中之一。早在2018年,袁丁作为山东省首批“业务院长”,前往西海岸新区大场中心卫生院挂职工作。结束挂职后,他依然不忘初心,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坚持到大场坐诊,这一坚持就是7年,从未间断。2024年,袁丁还被评为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
“我来自农村,我要为乡亲父老做点事”,这是袁丁内心深处最真挚的声音。2017年8月,骨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袁丁,应聘到青岛市市立医院急诊外科工作。尽管本职工作十分忙碌,但出身农村的他,深知农村群众看病的艰难与不易,心中一直怀揣着为家乡父老做点实事的强烈愿望。他坚定地说:“我要把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回去,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
担任“业务院长”期间,袁丁敏锐地发现,当地村民由于长期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普遍受到慢性疼痛的困扰。然而,传统的玻璃酸钠注射、局部封闭等治疗方式,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提升诊疗效果,袁丁开启了一段废寝忘食的学习之旅。他追访病情、拜访名师、查阅文献,想尽一切办法“求取真经”。为了能学到专家的经验,他利用夜班后的休息时间,“追”到专家返聘单位,跟着专家边干边学,这一干就是整整1年。为了掌握超声技术,他自费购置学习仪器,甚至通宵给自己“做检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袁丁慢慢探索出了一套独创的疼痛诊疗模式——超声引导下微创治疗慢性疼痛。
2023年4月,医院医务科找到袁丁,希望他能利用业余时间帮助莱西市姜山中心卫生院谋划发展。当时,袁丁的现有工作已经占据了他几乎全部的时间和精力,但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常态化支援农村医疗的经历,早已在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90后医生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他希望能多为基层老百姓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姜山之行,袁丁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他深入分析了卫生院的区位特点和当地老百姓的就医需求,为姜山中心卫生院精心规划制定了一套特色专科发展规划。他还牵头成立了青岛市市立医院姜山中心卫生院名医基层工作站,并领衔疼痛亚专业诊疗。在他的努力下,为卫生院培养了慢性疼痛治疗方面的人才11人。短短1年的时间,姜山中心卫生院疼痛诊疗团队迅速崛起,独立完成疼痛诊疗6000余人次,卫生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得到了大幅提升。
担任“业务院长”以来,袁丁的身份从一名急诊科医生,转变为一名同时肩负基层医疗管理责任的管理者。这种身份的转变,让他深刻感受到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
2023年12月,袁丁申报的《整体力线指导下超声引导针刀在慢性肌骨疼痛及相关疾病中的应用》获评山东省适宜卫生技术推广项目。该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基层医生前来进修学习,袁丁总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倾囊相授。2024年初,袁丁带领科室团队申报省级适宜卫生技术推广中心。同年5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成功获评山东省适宜卫生技术推广中心,袁丁担任推广中心执行主任。
袁丁带领基层医疗管理科团队全身心地投入到技术推广工作中。随着项目强基模式的逐渐成型,青岛市市立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模式也在悄然丰富升级。博士科普团、老中青专家志愿巡诊团、名医工作站、专职联络人、名医故乡行等模式依托项目制成体系落地,越来越多像袁丁一样的“候鸟医生”,将优质的适宜技术的种子带到基层医疗机构,为基层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
青岛市市立医院主治医师袁丁投身基层医疗事业的事迹。他出身农村,心怀为乡亲服务的初心,7年如一日利用业余时间到基层坐诊。担任“业务院长”期间,他探索创新疼痛诊疗模式,为基层卫生院制定发展规划、培养人才。同时,他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基层百姓受益。袁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为建设健康山东贡献了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