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公共征信系统的建设成果、服务情况以及未来规划,涵盖数据库信用信息、动产融资登记系统、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等方面。
今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透露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已然建成了在全球范围内数据规模处于领先地位、服务覆盖最为广泛的公共征信系统。
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世界银行组织开展的营商环境评估中,我国数据库信用信息指标连续多年在世界排名中名列前茅。截至 2024 年年末,该数据库收录的信用信息极为庞大,其中包括 11.6 亿自然人以及 1.4 亿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用情况。2024 年全年,信用报告查询服务的提供次数高达 67 亿次,这充分体现了该数据库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价值。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依法打造了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这一系统的建设意义重大,它显著提升了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度。截至 2024 年末,登记系统已累计办理各类登记 4400 万笔,提供查询服务 2.6 亿次。这一系列数据表明,该系统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此外,央行还创新搭建了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这一平台的搭建是为了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为那些缺乏信贷记录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首次贷和信用贷服务。截至 2024 年末,资金流信息平台已经为 5600 万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建立了信用档案,覆盖资金流账户 8800 万个。这一举措有效地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了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任咏梅表示,在未来,人民银行将持续推动公共征信系统的扩容、提质和增效工作。具体来说,会不断拓展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覆盖范围,依法推动证券、保险领域的金融信用信息进行归集和共享。同时,还会创新研发多元化的征信产品,以满足更多场景下的征信服务需求。此外,央行还将进一步完善征信中心自助查询机、App 和商业银行网银等“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征信服务网络,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征信服务,致力于打造一个安全、稳定、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
本文围绕我国公共征信系统展开,介绍了其在数据规模、服务覆盖等方面的领先地位,阐述了数据库信用信息、动产融资登记系统、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成果及服务情况。同时,央行表示未来将从多方面推动公共征信系统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