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报道了3月17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产教融合 双向赋能 促现代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相约FIC2025”校友联谊会的相关情况,包括会议的主办与承办方、参会人员,以及会议中关于产教融合成果、校友交流、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内容,还提及了未来的发展展望。
在3月17日这个充满希望的日子里,由湖南农业大学校友总会、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政府主办,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产教融合 双向赋能 促现代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相约FIC2025”校友联谊会,在繁华的上海盛大举行。
此次盛会吸引了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校友、企业代表、专家学者以及师生代表,共计200余人。他们齐聚风景秀丽的黄浦江畔,怀着对现代食品产业创新与发展的热忱,共同开启了一场智慧与思想的碰撞之旅。
产教融合,已然在现代食品产业的发展道路上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光辉在会上指出:“食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正随着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朝着高质量、绿色化、智能化的方向大步迈进。”他强调,产教融合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途径。学校将充分发挥自身在科研和人才方面的优势,与企业展开紧密合作,携手破解行业发展中的难题,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为食品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湖南农业大学上海校友分会会长、味庆公司董事长程有才先生,在会上慷慨分享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和绿色生产方面的宝贵实践经验。他深有感触地表示,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的模式,既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也为高校人才培养搭建了实践平台,真正实现了双向赋能。
校友共话,聚力共赢。在交流分享环节,多位杰出校友纷纷登台,围绕“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主题,分享自己的从业经验,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湖南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校友杨林广指出,现代食品产业正面临着安全标准提升等诸多挑战。企业需要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推动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他热情呼吁更多校友企业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共同为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期间,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的邓放明、吴卫国、王远亮和罗洁等4位教授,分别分享了他们在新型功能性食品领域、粮油精深加工领域、肉品绿色加工与现代食品发酵领域、乳品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长沙现代食品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周辉详细介绍了研究院未来五年的三大攻关方向——精准营养、智能制造和可持续食品体系,并分享了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的典型案例,为与会者展示了食品产业的广阔发展前景。
校方为客座教授颁布聘书。单位供图
校企签约,进一步深化了双方的合作。研讨会期间,湖南农业大学为湖南坛坛香食品有限公司、湖南华诚生物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了产学研基地授牌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授牌,并签订了就业合作意向书。上海味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受聘为学校客座教授,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与湖南汇湘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党建共同体。校企双方将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建设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携手推动现代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校友回湘”推介环节,长沙市天心区相关负责人现场对当地的特色和重点项目、经营条件与配套服务、入驻的优惠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宣讲,吸引了众多校友的关注。
产学研基地授牌。单位供图
展望未来,本次研讨会以“搭建湘沪校友联动立交桥”为主线,为校友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优质平台。接下来,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将通过校友联谊会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校友与母校的联系,优化服务,积极推动校友返湘、投资和就业。
近年来,湖南农业大学持续深化“校友回湘”活动,通过整合与协同校友资源,推动湖南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湖南农业大学与地方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形成“校友 人才、科技、项目、企业、教育”的多维联动模式,为校友回归提供更优质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本文围绕第二届“产教融合 双向赋能 促现代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相约FIC2025”校友联谊会展开,介绍了会议的基本情况、产教融合成果、校友交流内容、校企合作签约等方面。此次研讨会搭建了湘沪校友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了产教融合和食品产业的发展,湖南农业大学也将继续深化“校友回湘”活动,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实现多维联动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