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总工会、省人社厅等多方联合发布开展2025年集体协商“要约行动”的通知,阐述了该行动在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协调机制、加强技术工人薪酬激励集体协商、扩大行业(区域)性集体协商覆盖面等方面的重点工作及相关要求。
近日,陕西省总工会、省人社厅、省企协、省企联、省工商联(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2025年集体协商“要约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此次“要约行动”旨在通过多方面重点工作,推动陕西已建工会企业普遍开展协商,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通知》着重提出了三方面重点工作:
首先,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协调机制。推动平台企业、合作用工企业规范建立与工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的常态化协商恳谈机制。企业要经常性地通过协商会、恳谈会等形式开展协商协调。尤其要指导推动平台企业重点就订单分配、奖惩制度等劳动规则和算法开展协商,合理确定订单价格、抽成比例、配送时间等涉及劳动者权益的事项。同时,鼓励平台企业分支机构、合作用工企业与市级工会组织开展二次、三次协商,重点协商薪酬福利、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等涉及劳动者权益的具体事项。
其次,加强技术工人薪酬激励集体协商。《通知》强调,要建立与“新八级工”相匹配的技能人才薪酬制度,完善技术创新奖励办法等,以此不断提高产业工人收入。在工资分配中强化技能价值激励导向,鼓励企业通过集体协商制定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创新创造、业绩贡献的薪酬制度。企业还可与高技能领军人才协商实施年薪制、协议薪酬制、项目薪酬制等灵活的工资分配形式,建立股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项目分红等激励方式。此外,鼓励企业协商完善技术成果转化收益激励机制,提高贡献突出的职工收益分享比例。
最后,扩大行业(区域)性集体协商覆盖面。指导推动保安物业、园林绿化、环卫等低工资行业,重点就苦脏险累且工资水平不高的岗位起点工资、工资增幅等开展协商,不断提高低工资劳动者工资水平。
为确保“要约行动”取得实效,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各省级产业工会要着力提升集体协商质效,以民营企业、新业态企业和技术工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为重点,掀起集中要约、广泛协商的热潮。各级人社部门要优化和改进企业薪酬信息公共服务,探索发布行业工资指导线。各级工会组织要加强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各级企协、企联、工商联要指导推动所属企业、协会响应要约、主动开展协商,引导企业依法履行集体合同。
本文介绍了陕西省2025年集体协商“要约行动”,通过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协调机制、加强技术工人薪酬激励集体协商、扩大行业(区域)性集体协商覆盖面三方面重点工作,推动已建工会企业开展协商,促进职工工资增长,保障劳动者权益。各级相关部门也将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行动实效。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