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高新区在脑机接口产业的发展规划、现有成果以及未来举措等内容,包括今年的企业和项目落地计划、产业发展模式、实验室创新成果、专项基金设立以及后续的政策支持和产业基地打造等。
记者于近日从天津滨海高新区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高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有了新的动作和目标,将着重加快脑机接口产业的发展步伐。在这一年里,高新区制定了详细且具有挑战性的计划,全年计划落地超过10家企业、3个以上制造业项目,其中还包括1个投资规模达10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通过这样的规划和布局,旨在推动脑机接口产业规模实现翻倍增长,让该产业在高新区的发展中绽放光彩。
脑机接口技术作为一种极具变革性的技术,拥有着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它能够辅助、增强以及修复人体功能,这一特性使得它可以与医疗、康复、教育、娱乐、交通等众多传统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想象一下,在医疗领域,它或许能帮助残障人士重新获得行动能力;在教育领域,可能会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正是因为有如此广泛的应用前景,脑机接口技术的市场前景可谓一片广阔。在今年3月,高新区成功获批天津市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而脑机接口正是其中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宪明介绍说,目前高新区正在积极构建一种全新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即“成果转化—生态构建—产业集聚”。通过这种模式,致力于打造以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为依托、以华苑片区为核心的“中国脑机谷”。这个“中国脑机谷”将成为脑机接口产业的重要集聚地,促进未来产业特色化集聚发展,让更多的创新资源和企业在这里汇聚。
前不久,脑机海河实验室迎来了揭牌两周年的重要时刻。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实验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目前,这里已经建成了集电极、芯片、算法、装备、系统应用于一体,并且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全链条国产化创新成果体系。自揭牌以来,实验室更是成果频出,发布了超大指令集高速率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全球首个片上脑机接口智能交互系统,还与清华大学展开合作,研发出了国际首个基于忆阻器神经形态器件的“双环路”无创演进脑机接口系统。这些成果不仅展示了实验室强大的科研实力,也为脑机接口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首个面向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脑机接口产业创投基金于去年在高新区设立,其目标规模达到10亿元。目前,该基金已经有了具体的投资动作,将脑机海河实验室孵化企业天开燧世作为第一个被投项目立项。这一举措体现了金融对产业的赋能作用,为脑机接口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资金动力。
高新区新经济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充分用好天开园2.0版政策的基础上,高新区还将制定专门针对脑机接口产业的专项政策。这些政策将在办公场地、知识产权保护、医疗器械申报等多个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吸引和培育一批脑机接口领域的创新企业和创业团队。与此同时,高新区还将依托海河实验室和区内的优质载体,打造未来产业智造基地,首期规模为1万平方米。通过这个基地,推动形成未来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让脑机接口产业在高新区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
本文围绕天津滨海高新区脑机接口产业发展展开,介绍了今年的发展目标、产业特性与发展模式,阐述了脑机海河实验室的创新成果和专项基金的设立情况,还提及后续的政策支持和产业基地打造计划,展示了高新区在脑机接口产业发展上的积极作为和美好前景。
原创文章,作者:Gray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8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