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山东安丘景芝镇正在经历的农业变革。详细介绍了景芝镇丰富的农业业态和特色农产品,阐述了其从亿元村发展、设施农业提升、智慧农业应用到农产品深加工等多方面的农业发展举措和成果,展现了景芝镇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积极探索和坚实步伐。
在齐鲁大地的东南部,有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安丘景芝镇。这座古镇总面积达201.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0.85万亩。如今,它正掀起一场意义深远的农业变革,通过重构农业DNA,加速产业化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全新活力,朝着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的目标稳步前行。
景芝镇因酒闻名,鲁酒龙头景芝白酒公司就坐落于此。同时,它还以丰富多样的农业业态声名远扬。万家庄西瓜、埠口大樱桃、班岗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应有尽有。这里年产粮食占全市粮食产量的40%,稳坐粮食产能的头把交椅,还荣获了安丘唯一省级吨半粮建设示范镇的称号。
从一个亿元村到多个亿元村
走进景芝镇埠口村的樱桃大棚,只见一颗颗饱满圆润的樱桃挂满枝头,色泽鲜艳欲滴。埠口村的大樱桃产业,堪称景芝镇农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上世纪90年代起,埠口村凭借温带季风气候的温润气候和沙质土壤的天然优势,毅然踏上了调整种植结构的道路,大力发展大棚樱桃种植产业,逐渐成为景芝镇樱桃产业的“领头雁”。
埠口村村主任高云涛回忆道:“1994年,我们村开始尝试樱桃种植,最初只有露天樱桃和寥寥几个大棚。但经过多年发展,如今我们已有466个樱桃大棚,种植面积约1800亩。我们形成了以早期红灯、中期美早、晚期黄蜜为代表的梯次发展格局,年产量达2000余吨,年产值高达1.2亿元。”
如今,景芝镇埠口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亿元村,也是鲁中地区重要的樱桃生产基地。其注册的“醉红灯”大樱桃被认证为绿色食品,还是中国首届樱商大会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推荐品牌。并且,埠口村与京东、天猫、顺丰优选等知名电商平台紧密合作,通过订单直发模式,打破了传统销售模式的地域限制,年网络销售额轻松突破300万元,让埠口大樱桃的美名传遍全国。
目前,景芝镇以埠口村为示范点,组织周边村及种植大户开展技术观摩,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扩大种植规模。全镇现已建成750余个樱桃大棚,每年为全镇带来1.8亿元收入。景芝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小龙信心满满地表示:“下一步,景芝镇将坚定地把生态农业作为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强化‘生态农场 + 设施农业’双轮驱动。以埠口、建胜、红樱谷等基地为中心,计划年内新发展大樱桃种植50亩以上,再打造1个‘亿元村’。”
新设施、新农人,奏响高效生产新乐章
设施农业提升是今年景芝镇农业发展的关键举措。依据安丘市《扶持生态农场和设施农业发展的十条措施》,景芝镇精心规划,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对班岗、万家庄等村的110亩、80个老旧低效大棚进行翻建或改建,让传统大棚重新焕发生机。
景芝镇人大副主席、临北社区党委书记潘子琼介绍,班岗村现有600个大棚,种植面积达900亩,主要种植黄瓜与西红柿,每年销售额将近6000万元。然而,这些大棚多为老式大棚,在性能和产出效益上存在不足,大棚改造迫在眉睫。目前,部分村民已达成初步改造意愿。
景芝镇计划今年发展30家以上生态农场,总面积超过5000亩。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投身农业创业,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农人”。小付岗村“90后”女大学生于汇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于汇丰大学毕业后毅然返乡创办了安丘市培珍果蔬生态种植农场。她回忆说:“2014年,我开始尝试大棚樱桃种植,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但我坚信农业大有可为。”经过十年的努力,她的农场已发展成为拥有40亩樱桃大棚、30亩露天樱桃和60亩苹果、桃的现代化种植基地,2024年销售收入高达450万元。
景芝镇结合当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为新农人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鼓励他们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这些“新农人”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更推动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智慧农业,为农业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春日里,景芝长兴家庭农场一片生机勃勃。在广袤的农田里,植保机灵活穿梭,精准地对田间杂草喷施药剂,进行防治作业。在这片1200亩的土地上,从精准播种,到精细施肥,再到喷药除草,直至最后的收获环节,都借助高科技实现了自动化操作。
农场负责人逄仁江介绍:“我们积极引进测土配方施肥、全自动节水灌溉、自走式农药喷洒、机械化粮食烘干等先进技术,并投资280余万元购进大型收割机、播种机等先进设备,实现了农作物种、管、收的全程机械化。在这里,一个人管理六七百亩地已成为常态。”
景芝镇不仅在万亩粮田中融入科技力量,推动粮食种植的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更将科技动能注入生态农业发展。在景芝镇前院村,红樱谷生态农场的大棚大樱桃色泽诱人,这里采用空气能制冷提前休眠新技术,施用发酵牛奶,使大樱桃提前1个多月上市,价格最高卖到260元一斤,畅销广东、深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如今,景芝镇的大棚樱桃种植产业实现了数字化土壤墒情监测、智能温控管理。棚内温度、湿度等数值可通过手机随时监控,光照、浇水、布肥等也能根据监控数值变化自动调节。科技已成为赋能景芝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丰硕的成果见证了智慧农业的实力。红樱谷生态农场的樱桃每亩收益高达6万元;薪禾生态农场依托200亩试验田,每年种植试验玉米品种1800余个、小麦品种300余个······它们不仅为当地农业发展开辟了全新路径,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力,成为智慧农业助力产业腾飞的生动范例。
从田间到国际 景芝农业的蝶变
农业的变革浪潮,不仅涌动在田间的稻穗麦浪中,更在农产品深加工的创新前沿澎湃。
景芝镇不仅培育了埠口大樱桃、万家庄西瓜、临浯西红柿、郭岗芹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还汇聚了一批知名的农业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成熟的管理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走在前列。
例如,景芝镇的支柱产业之一——以山东景芝白酒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生态酿酒行业,在酿酒过程中应用计算机管理和智能控制技术装备,自动化调节最佳温度、湿度和光线等生产环境,提高了粮食产出率。还有正大蛋业、振祥食品、六和饲料、福克斯食品等知名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利用农产品物联网平台,深度集成环境监控系统、产品溯源系统、冷库环境监控系统,以粮食初加工、深加工、精加工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粮食附加值。
在景芝镇的正大(潍坊)360万蛋鸡生态全产业链项目的蛋品分级车间,一枚枚新鲜的鸡蛋通过全自动流水线从鸡舍直达这里,经过清洗、分拣等环节,一部分装箱外销,一部分进入液蛋车间,经过深加工后走上消费者餐桌。
正大(潍坊)360万蛋鸡全产业链项目,是目前全球集成规模最大、配套最全、最具科技性、示范性的安全生态全产业链蛋品项目。从青年鸡的饲养到饲料生产、蛋鸡的养殖、蛋品分级及加工,配套建设了污水处理厂、有机肥加工厂以及鳄鱼养殖场,还有农业文旅结合的鸡蛋探索馆。该项目以集约化、工业化模式,实现了全程无污染、绿色健康、优质品牌的蛋鸡生产链条,填补了潍坊乃至山东省的蛋鸡全产业链生产空白,也为周边农民和农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景芝镇党委书记王斌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农业产业化升级,积极打造重点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做大做强现代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有效增强景芝镇农产品的竞争力,让群众的钱包更鼓起来。”
景芝镇这场农业DNA的重构之旅,离不开脚踏实地的耕耘与创新。从广袤的农田到现代化的大棚,从科技赋能到电商助力,从品牌培育到产业融合,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未来的景芝镇必将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典范之作。
本文详细介绍了安丘景芝镇的农业变革,从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设施农业提升、智慧农业应用到农产品深加工等多个方面,展现了景芝镇在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果。通过一系列举措,景芝镇正朝着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的目标稳步迈进,未来有望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