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新篇:大模型赋能“双高双优”建设研讨会亮点纷呈,深度探索:大模型如何重塑职教新生态

本文围绕3月14日在重庆举行的“DeepSeek重塑职教生态:教育智能体赋能‘双高双优’建设研讨会”展开,介绍了研讨会的主办、承办方,记录了多位专家学者就大模型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带来的机遇等方面的观点分享,还提及了不同主体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实践成果及相关规划。

3月14日,一场意义非凡的研讨会——“DeepSeek重塑职教生态:教育智能体赋能‘双高双优’建设研讨会”在重庆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教育界、学术界、产业界的专家们纷纷齐聚于此,共同探讨大模型为职业教育行业带来的全新变革机遇。

职教新篇:大模型赋能“双高双优”建设研讨会亮点纷呈,深度探索:大模型如何重塑职教新生态

这是研讨会现场的真实写照,(摄影:周涛),浓厚的学术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本次研讨会由重庆市继续教育学会、重庆市博智职业教育研究院主办,重庆邮电大学、好老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各方的携手合作,为这场关于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探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研讨会上,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被提出:大模型时代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重庆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高新波以“神经网络到深度学习”为切入点,在主旨报告《DeepSeek大模型的崛起及影响》中给出了答案——“学会提问!”

职教新篇:大模型赋能“双高双优”建设研讨会亮点纷呈,深度探索:大模型如何重塑职教新生态

照片中,高新波校长正在作主旨报告(摄影:周涛),他的话语仿佛为大家打开了一扇通往大模型时代职业教育新视野的大门。

一直以来,重庆邮电大学在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着显著的特色标签。高新波透露,学校与好老师教育科技携手,深耕人工智能与教育场景的深度融合。双方合作共建了“AI教育联合创新实验室”,并推出了赋能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型项目“博智云”教育智能体。通过构建覆盖教学、实训、管理等全场景的智能化平台,努力实现“技术落地、教育提质、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大模型带来的技术浪潮将给职业教育带来怎样的机遇呢?国家督学、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会长张荣进行了深入剖析。他表示,一是改变教育模式,能够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职业教育新生态;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全面丰富教育教学资源,从而赋能师生成长;三是支撑人才培养,构建未来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同时,张荣指出,职业教育应在数据安全和伦理准则的基础上,守正创新,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加强师资AI素养培育,加深产教融合深度。

重庆市继续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种向东认为,“职业教育的数智化转型不是可选项,而是必由之路;不是遥远的设想,而是正在进行的现实任务。”本次研讨会旨在通过汇聚“政、校、企、研”四方的智慧与力量,深入探讨职业院校在“双高双优”建设进程中面临的数字化转型困境与挑战,积极探寻职业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数智化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唐旺虎谈到,“如何把握时代脉搏,贯彻国家战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他强调要在智能化进程中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人机协同的新型职教生态。

当天的研讨会内容丰富,还邀请到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原副司长谢俐作主旨报告《新时代职业教育形势与任务》,提出以党建引领打造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努力将职业教育办成令人羡慕的教育。重庆市教育评估院职业与成人教育评估所所长黄敏,重庆市博智职业教育研究院研究员、重庆邮电大学信息化办副主任阮昆分别以《基于教育智能体的双高绩效评价实践》《智博云教育职能体研究与场景落地》作专题分享。

在两场分论坛中,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制药工程学院副院长毛辉、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长周伟、绥江县职业高级中学校长鲁云、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副教授尹克寒,围绕“AI教育”,分享了院校在提升教学管理、应用场景探索、赋能专业发展与教师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与宝贵经验。

职教新篇:大模型赋能“双高双优”建设研讨会亮点纷呈,深度探索:大模型如何重塑职教新生态

(摄影:周涛)照片记录下了重庆市博智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好老师教育集团董事长徐进程致辞的瞬间。徐进程介绍,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领域的研究型组织,博智职业教育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始终以“荟聚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助推全国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为宗旨,为职业院校提供全方位的发展策略咨询服务与教研教学实力提升的落地服务,积极推动职业院校的高质量发展与数字化转型建设。好老师教育集团也将充分利用自身覆盖全国23省的行业资源、服务1200余所职业院校的渠道资源,积极开展产业学院共建、实训基地共建、教学成果共育等产教融合活动。

本次“DeepSeek重塑职教生态:教育智能体赋能‘双高双优’建设研讨会”汇聚了多方力量,共同探讨大模型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专家们围绕大模型带来的能力要求、机遇以及职业教育数智化转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各方主体也分享了实践成果和未来规划,为职业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与数字化转型。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87.html

(0)
MeganMegan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