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国网湖北电力在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方面的多项举措和成果。涵盖了蒲圻电厂三期工程建设、武汉新城光谷科学岛项目接电、为高新技术企业治理电压暂降、为大工业用户及园区提供能效诊断服务以及重大项目电力接入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国网湖北电力以创新服务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作为。
3月27日,当我们来到蒲圻电厂三期500千伏送出工程建设现场时,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的吊臂,耳边回荡着机器的轰鸣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华润电力湖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开亮介绍道:“目前工程正处于最后的冲刺投产阶段,5号机组预计将在今年夏季用电高峰时正式投入使用。”为了让该工程能够尽快投产,咸宁、赤壁两级政府部门与国网湖北电力联合成立了工作专班。在工作专班的带领下,施工团队组建了11个立塔班组,并且采用了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模式。这一创新模式成效显著,一座铁塔的建设周期从原本的7天大幅压缩到了3.5天。
华润电力湖北有限公司落户湖北赤壁已有23年,每十年便实现一次大发展。这样宝贵的发展成就,离不开湖北优质、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的有力支持。近年来,国网湖北电力积极启动“SMART”卓越供电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创新供电服务举措,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全力服务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国网湖北电力服务专班来到比亚迪弗迪电池厂上门开展安全用电检查,解答客户用电疑问。何伟摄
接电加速度 打造“即插即用”新生态
3月15日,在湖北省武汉新城光谷科学岛大科学装置聚集区,武汉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设施的大科学装置(以下简称“深部岩土”)顺利实现送电。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湖北省首个实现“入驻即插电”的大科学装置。
深部岩土项目作为光谷科学岛首个大科学装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揭示工程扰动条件下深部岩土体结构、状态与行为演变规律,不仅能够服务国家深地科研,还能为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致力于打造未来“中国地镜”。
为了确保该项目能够顺利投产,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与国网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供电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了配套电力接入工程。该工程采用供电公司代建模式,在光谷科学岛大科学装置聚集区专门新建了一座20千伏变10千伏的科学岛降压站。这座降压站接电容量高达40000千伏安,10千伏侧供电电源点有14个,可以同时满足6个类似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设施大科学装置的用电需求,堪称名副其实的“城市用电插座”。
该配套工程于2024年12月正式启动建设,仅仅历时3个月就建成投运,较传统建设时间节约了50%。通过优化电源点布局,将原本离深部岩土3.5公里以外的开闭所电源点建设到其红线边,节约了土建和电气建设成本约1000万元,真正实现了电力接入的高效、经济、可靠。
自2024年10月以来,国网湖北电力积极推进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宜荆荆都市圈及襄阳都市圈“城市插座”快速接电示范区建设,创新推行“插座式”接电服务。通过与政府高效联动,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供电服务、简化办电流程等一系列措施,为企业提供“即来即用”的优质电力服务。2024年,国网湖北电力已为79家企业提供了“拎包入住”的“插座式”接电服务,为企业节约接电费用4221万元。
为了进一步提升业扩报装服务质效,国网湖北电力全面推行“三零三省”(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省心、省力、省钱)服务。2024年,累计惠及低压小微企业及其他用户47.71万户,为用户节约办电成本34.06亿元;为9256户高压用户节约办电成本9.37亿元,高压办电平均时长压减了10.53%。
供电强韧性 构筑“零感知”用电屏障
近年来,湖北省一大批芯片、光纤、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起来。这些高敏感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哪怕一次几十毫秒的电压暂降,都可能导致企业整条生产线上的产品报废。
针对这一难题,国网湖北电力联合中国电科院、武汉大学等单位,研发出了国内首台“400千伏/200千伏安并联型电压暂降治理装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将兆瓦级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单元,自主研发了“兆瓦级储能电压暂降治理装置”。该装置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有效抵御电压暂降,还能通过在低谷电价时段充电、高峰电价时段放电的方式,为企业省钱、赚钱。
黄石高新区宏和电子材料公司负责人曾锦光感慨地说:“自从装了供电公司研制的兆瓦级储能电压暂降治理装置,雷雨天再也不用为电压问题提心吊胆了。”
从2023年至今,国网湖北电力已为20余家高新企业安装了兆瓦级储能电压暂降治理装置,为企业避免了大量的经济损失。
3月27日,在湖北黄石大冶灵成工业园内,湖北长怡特殊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文帝看到国网黄石供电公司客户经理张健前来验收送电,兴奋地迎了上去。他惊喜地说:“真没想到一台开关柜就解决问题,不仅用电可靠了,还减少了不少成本。”
原来,湖北长怡特殊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是灵成工业园新用户,为了尽快投入生产,原本每家需要单独投建一条35千伏专用线路,成本较大。而张健提出了电网优化“锦囊妙计”:“我们依托35千伏宫成一回线7号杆T接一条主干线路至新建灵乡开闭所,再通过该枢纽节点辐射出5条短距离分支线路直抵用户负荷中心,为用户缩短了供电半径,提升了电压质量。”
国网湖北电力以网架强基赋能区域发展,通过构建“主干强韧、分支灵活”的配电网架构,既为高密度产业园区提供“量体裁衣”的电力保障,又以基础设施先行为城市能级跃升注入澎湃动能。
服务深融合 激活“全链条”价值空间
聚焦大工业用户及园区绿色转型需求,国网湖北电力基于企业个性化负荷曲线与能源消费图谱,开展“一企一策”精准画像,实现碳排放量与用电成本“双降双控”。
3月27日,鄂州市百雉船舶铸件厂负责人戴金元表示:“根据诊断报告,我们用全新的钢壳炉生产线取代了之前的中频炉生产线,生产1吨机械配件的用电量从之前的2550千瓦时下降到2100千瓦时,用电成本一年减少15万元。”
目前,国网湖北电力累计为全省1150家企业提供能效诊断服务,涉及机械、建材、电子、纺织、医疗器械等多个行业,平均节能率在5%至10%左右,部分企业的节能率可以达到15%至30%。
2月26日至27日,湖北省鄂州市中医医院临空园区、超凡港通物流园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实现电力接入。湖北省鄂州市中医医院临空园区电气负责人称赞道:“供电公司的全程代办服务很贴心,让我们省了不少心,送电时间也比预期提前了一个月。”
针对重大项目,国网湖北电力推行“项目长”负责制,以“电管家”形式为用户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供电服务,从用电规划到送电完成提供全周期指导。
国网鄂州供电公司业扩报装班组长周柏安介绍说:“我们主动对接政府招商部门,提前获取项目用电需求,积极走访企业,实施‘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
针对传统审批流程耗时的问题,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创新推出“线上图审+预验收”模式。通过“网上国网”平台实现施工图纸数字化审核,专家团队远程提供技术指导,同步开展预验收服务,使项目验收整改时长平均缩短50%。目前该公司已有12个项目通过该模式完成电力接入。
从“插座式”接电畅通企业电力接入通道,到兆瓦级储能装置守护精密制造,再到能效诊断催生绿色发展新动能,国网湖北电力始终以电力先行姿态赋能实体经济,以卓越供电服务持续刷新营商环境优化标杆。
本文围绕国网湖北电力在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方面展开,介绍了其在工程建设、接电服务、供电保障、能效服务等多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果。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国网湖北电力不仅为企业提供了高效、可靠、绿色的电力服务,还为湖北的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优化注入了强大动力。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8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