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迎来新契机,金融保险组合拳助力民营企业破难题谋发展

本文聚焦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详细介绍了多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强调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并从丰富保险产品体系、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三个方面,阐述了保险业为民营企业提供的多维度支持与服务。

金融保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迎来新契机,金融保险组合拳助力民营企业破难题谋发展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工商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召开了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着重指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要求。金融部门需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积极健全相关政策框架,强化督导落实工作,从而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民营企业的做强做优做大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丰富保险产品体系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企业总数中占比超过92%,在小微企业中的占比更高。民营企业广泛分布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其中的小微企业对保险保障有着千差万别的需求。2024年12月,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强化对民营经济的保险保障。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举行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透露,我国将继续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省份,从过去的7个增加到17个,并逐步在全国推广实施。2022年7月,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率先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海南、重庆、四川7个省市开展。经过两年多的试点,参保人数已经超过了1000万人。美团、饿了么、曹操出行、达达、闪送、货拉拉、快狗打车等众多民营企业平台均积极参与了试点工作。与传统工伤保险不同,职业伤害保障由平台企业直接缴费,采取按单计费、按月订单量申报缴费的方式。

2024年12月,中国人寿首批PCT国际专利申请费用补偿保险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此次现场签约的两家单位分别是上海闵行地区的医疗科技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人寿财险上海分公司闵行支公司负责人苏钟介绍,公司开发的PCT申请费用补偿保险,当中国大陆境内企业首次通过PCT途径申请国际专利授权,未被全部或部分申请国授予专利权时,会对企业实际产生的申请费用进行赔付。

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3.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民营企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力量。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国际通行的贸易和投资促进工具,发挥了显著作用。来自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信保服务支持民营企业近20万家,占服务支持客户总数的88.5%;支持民营企业出口5995.6亿美元,占出口贸易险承保金额的71%。其中,中国信保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项目涉及新增保单273张,承保金额80.4亿美元,项目遍布47个国家和地区。

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项目往往投入大、周期长,还经常面临研发失败风险、自然灾害风险、重大事故风险等。保险业通过“保险 + 再保险”的方式分散转移风险,能够为行业和企业创新项目面临的重大风险、复杂风险以及特殊风险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

中再产险充分发挥再保险专业优势,围绕科技型企业和新兴产业的多样化需求,加强与直保公司的合作,积极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中再产险总经理王忠曜介绍,中再产险与直保公司联合开发了专精特新企业综合风险解决方案,并签订了国内首个专项合约,为16个省市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保障和服务。此外,中再产险还开发了行业首创的无人驾驶航空器保险定价模型,推动无人驾驶航空器第三者责任险首单落地并在多地推广,有力支持了低空经济发展。同时,中再产险助力国家重点新材料研制开发,解决“卡脖子”难题,为企业提供“中试费用补偿保险”保障。并且为新能源、医药、通信、新材料等领域的科技型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险保障,推出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降低了专精特新企业海外市场拓展风险。

来自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33.26万亿元,同比增长15.08%。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保险资金在期限、成本以及普惠性上具有优势,特别适合培育发展成为耐心资本。在投资方向上,保险资金持续投向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等领域,成为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保险公司实现资产负债匹配的战略选择。

2024年3月,人保资产担任项目总协调人的中关村科技租赁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交所成功设立。该计划首期发行规模5亿元,资产池中的承租人共36家,均为无外部评级、无债券发行记录的中小企业,主要分布于大智造、大环境、大健康、新消费、大数据等行业。此外,人保资产还推出了“人保资产—先进制造产业基金股权投资计划”,重点投向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促进了保险资金直接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加大了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

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资产公司于2024年12月发起设立“中国人寿—北京科创股权投资计划”,规模为50亿元,以S份额方式投资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已成功孵化培育众多优质科技型企业。其中,在支持民营企业方面,已覆盖超1200家。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创新投资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庄思亮介绍,公司针对中小微企业及民营企业等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持续投资金融机构小微专项债及证券化产品,创新开发普惠金融主题保险资管产品。投资“徐工租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投资规模为2.96亿元,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帮助众多中小民营企业完成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此外,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国寿健投公司管理总规模达270亿元的国寿大健康系列基金,聚焦投资医疗健康、科技创新产业等领域的企业,已累计投资项目65个,其中投向民营企业的项目占比超90%。

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单纯依靠商业银行、创投基金难以解决企业遇到的现实难题。作为保险公司,在提供保险产品保障的同时,以保单帮助民营企业增信,发挥金融机构投保联动、保贷联动的优势,成为保险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人保财险通过构建多方协调机制、创新服务模式,为小微企业打造了全周期、多层次的“保险 + 融资”支持体系。在江苏苏州,人保财险探索“政银保”模式:保险公司提供保证保险,银行提供贷款,政府提供风险补偿和保费补贴。自2015年以来,该模式已累计帮助10000多户小微企业获得融资或贷款金额共计248亿元。截至2024年底,中国人保通过“政银保”等业务模式帮助6.78万家(次)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获得贷款或融资金额173亿元。

为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保障力度,人保财险在厦门推出专精特新企业内贸险产品,在武汉为117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6.8亿元融资增信支持。去年,中国人保累计与超过125个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以及科创服务平台开展战略合作,合计承保专精特新企业7.28万家,提供风险保障40.8万亿元。

今年年初,中国信保支持的杰瑞集团出口乌兹别克斯坦高端油气装备项目实现承保,支持项目获得银行融资2.35亿元、带动出口规模2.8亿元。该项目在出口买方信贷模式的基础上简化了对担保结构和项目材料的要求,由中国信保向融资银行出具了中长期出口买方信贷保险保单。2024年,中国信保开展“普惠服务扩面”“金融助企提质”“新质生产力增效”三大专项行动,出台10条专属惠企举措,全年支持小微企业19.8万家,同比增长16.2%;支持小微企业出口1808.4亿美元,同比增长8.6%。

本文围绕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展开,介绍了多部门联合强调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的重要性。从丰富保险产品体系、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保险业为民营企业提供的多维度支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和创新产品,保险行业在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分散风险、促进科技创新和解决融资难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85.html

(0)
WeaverWeaver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