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自贡获“中国绿色氟都”称号这一事件,深入剖析了自贡在全国氟化工产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发展壮大氟化工产业的秘诀,包括战略远见、产业转型、项目建设以及绿色发展等方面,展现了这座老工业城市的转型升级之路。
3月26日,一则重磅消息吸引了全国氟化工行业的目光,让大家的视线聚焦到自贡这座有着深厚工业底蕴的城市。当天,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正式授予自贡市“中国绿色氟都”这一殊荣,自贡也成为全国首个获此称号的城市。这是自贡在氟化工领域继2023年获评“中国先进氟材料示范园区”后,摘下的又一块国家级金字招牌。
在短短三年时间里,自贡接连将两项“国字号”招牌收入囊中。在当下全国氟化工产业规模庞大、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大背景下,自贡发展壮大氟化工产业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答案就在于自贡市委、市政府对产业发展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他们将新材料确定为主导产业之一,并倾全市之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在这一战略的引领下,建设“绿色氟都”的目标明确清晰,一系列建设全国一流氟硅新材料产业基地的生动实践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从“困局”到“绿色化工”的华丽转身
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和四川富顺晨光经开区作为“中国绿色氟都”的核心承载区,如今正大力发展以先进氟材料为龙头的绿色化工产业,园区内处处都洋溢着蓬勃的发展活力。
然而,回首过去,自贡氟化工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虽然自贡是全国最早开展氟化工新材料研发和生产的地区之一,拥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和深厚的产业基础,但产业体系不够完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配套能力不足等问题,一直制约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特别是随着环保压力的不断加剧,自贡不得不深入思考:如何让传统化工产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自贡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选择氟硅新材料产业作为突破口,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氟硅新材料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自贡挺进这一领域,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是有资源,自贡已探明岩盐储量超过175亿吨,地下黄卤、黑卤总量达17.5亿立方米以上,页岩气理论资源储量约2.5万亿立方米,这些都为氟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支撑。其次是有底气,自贡有着2000多年的盐业开采历史。在“三线建设”时期,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邓关盐厂等内迁企业和兴建企业不断发展,为自贡奠定了深厚的化工产业底蕴,自贡已有近60年的氟化工产业发展历史。最后是有实力,自贡拥有中国中化旗下中昊晨光、中化蓝天、昊华气体等一批氟化工龙头企业,聚集形成了“盐 – 氯碱化工 – 氟化工 – 精细化工/新能源材料”的完整产业链。
同时,自贡更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魄力。2023年,中共自贡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绿色氟都”的战略目标,为全市氟化工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这一决策的背后,是自贡对产业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握:不仅要突出“含氟”特色,更要注重“含绿”发展;不仅要追求产业规模,更要提升产业质量。
项目多点开花 产业加速聚集成势
“都”,既可以指大城市,也有以盛产某种东西而闻名的城市之意。既然是“盛产”,就必然需要有较大的产业规模。自自贡提出建设“绿色氟都”目标以来,便聚力壮大以高性能氟材料为龙头的绿色化工产业集群。一时间,大项目、好项目纷纷涌入,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位于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的中昊晨光年产2.6万吨高性能有机氟材料项目,目前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和试生产。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汽车、航空航天、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等领域,有助于推动四川乃至西南地区氟材料应用加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该化工园区已吸引中昊晨光、昊华气体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入驻,氟化工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接下来,沿滩区还将充分利用“中国绿色氟都”这一金字招牌,大力推进化工园区招商满园、开工满园、投产满园的“三年满园”行动。
在四川富顺晨光经开区内,中昊晨光同样作为研发型链主企业进行布局。依托该企业的科研和产业优势,经开区培育发展出有机氟、有机硅、环氧树脂等氟硅高分子合成材料产业,同时承接氢氟酸、氟制品加工等上下游产业,打造了氟化工循环产业链,已集聚标美硅氟、西艾氟、上氟科技等规上企业30户。此外,经开区内的新能源含氟特种新材料项目、新能源电池电解质等含氟精细化学品项目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项目将有力促进富顺氟化工产业与新能源产业的有机结合,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在项目加快投产的同时,新项目还在不断签约落地。今年3月21日,招商领域传来好消息:自贡市氟硅新材料产业链项目集中签约8个相关项目,计划总投资55.62亿元。一大批项目密集落户自贡,将进一步深化自贡乃至全省氟硅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加速产业聚集成势,形成更为强大的发展势能。
破解“绿色密码” 打造新质生产力的“自贡样本”
3月27日,自贡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指着园区平面图向记者介绍说:“此次评选的评审专家最看重的,是我们的绿色循环体系。”在这个面积8.87平方公里的园区内,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厂房的规模大小,而是纵横交错的绿色循环管网和绿色循环产业招引布局。
园区创新性地将“环保绩效达到A级标准”作为企业入驻的前置条件,这在全国化工园区中尚属首创。同时,园区先后投资5亿余元用于环保设施建设,确保园区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能够得到规范处理、严格管理和达标排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逐步完善,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绿色循环发展。
不断建设完善中的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照片由沿滩区委宣传部提供)
获评“绿色氟都”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按照规划,到2030年,自贡市氟硅新材料产业产值将突破300亿元,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的绿色循环发展水平将位居全国前列。
实现这一目标的底气,源于自贡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氟硅新材料为主的化工安全实训基地已建成投用,氟硅新材料产业研究院也已建成,氟硅新材料中试基地正在规划建设;与四川轻化工大学共建的产业学院每年可培养500名专业人才;“园局合一”改革让项目审批时间缩短了30%……
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自贡也规划得十分清晰。一是提高产业“含氟量”,深耕氟化工新材料细分领域,精准招引一批氟聚合物、含氟电子化学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项目;二是提升氟都“含金量”,加强与国内顶尖氟材料研发机构、团队的对接,推动更多氟化工行业科技创新成果在自贡转化落地;三是增加园区“含绿量”,进一步提升园区生态环境管理的智慧化、专业化、精准化水平,努力建成国内一流的绿色循环示范园区。
如今,宏伟蓝图已经展开,自贡正奋勇向前。建设好全国首个“绿色氟都”,无疑将成为自贡这座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又一精彩实践。在这里,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并进,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融。从“千年盐都”到“中国绿色氟都”,一座老工业城市正书写着令人惊喜的发展篇章。
本文围绕自贡获“中国绿色氟都”称号展开,阐述了自贡发展氟化工产业的战略规划、从困境到转型的历程、项目建设成果以及绿色发展举措。展现了自贡在氟化工领域的优势和潜力,以及其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有望为老工业城市的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8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