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永辉超市的重大变革,详细阐述了叶国富如何一步步掌控永辉超市的话语权,包括收购股权、在董事会选举中改变格局、担任改革小组组长等。同时,介绍了叶国富对永辉超市提出的改革措施,如大规模砍店、加快调改速度等,还分析了“胖东来模式”在永辉超市的实施效果以及叶国富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一场风云变幻,永辉超市迎来了重大变革。叶国富将希望寄托于“胖东来模式”,试图拯救亏损的永辉超市,然而按原计划完成所有门店调改大约需要12年,亏损的永辉显然等不起。
一场股东会后,永辉超市仿佛经历了一场“地震”。任职3年多的CEO李松峰未能连任非独立董事,原创始人的反对票也未能改变局面,董事会结构失衡,同时250 – 350家门店将被关停。
3月20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宣布叶国富“代理”CEO,公司正式进入“叶国富时代”。叶国富从创办名创优品到如今执掌永辉超市,每一步都彰显着他的野心和赌性,他立志拯救永辉,将其打造成零售行业的新标杆。他表示:“我是带着真金白银和一颗真心,跟大家一起来做永辉的。我现在是永辉第一大股东,我比任何人都希望永辉越来越好。”内斗落幕,叶国富磨刀霍霍,准备“致敬”胖东来,可这条路,连胖东来自身都还在摸索之中。
CEO闪电出局
叶国富在永辉超市的话语权不断增强。去年9月,名创优品子公司斥资62.7亿元,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当时,名创优品首席财务官张靖京明确表示:“名创优品不会控制董事会,不会成为实控人,未来也不会并表。”但半年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3月17日,永辉超市换届选举第六届董事会,6个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原本是名创优品、永辉超市各占3席。然而,李松峰得票数只有20.6%,未能当选非独立董事,其他候选者得票率均在98%以上。这使得目前六位非独立董事席位中,名创优品和永辉的比例变为3:2,平衡格局被打破。
名创优品系拿下董事会多数席位的同时,叶国富还担任了永辉超市改革小组组长。会议通过成立改革领导小组的议案,叶国富任组长,王守诚、罗雯霞等担任组员。随后,永辉超市公告称,李松峰未能继续获聘公司CEO,该职位将全球招募。李松峰就此结束了未满四年的CEO任职之旅。永辉超市原大股东、董事张轩宁对此不满,投下唯一反对票,他为李松峰感到不平,但他持有的7%股份在叶国富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3月20日,永辉超市公告董事会授权公司改革领导小组代行CEO职责,叶国富间接“代行”CEO职责,成为永辉的“事实CEO”。从某种程度上,这一公告确认了叶国富的领导地位。同时,叶国富也介入了永辉超市的中层干部团队,来自名创优品的赖淑珍被任命为永辉商品中心标品二部(即食百部门)的负责人。
▲ 永辉超市公告截图。
大手笔砍门店
新官上任三把火,3月17日被选为改革小组组长时,叶国富便提出三大改革。其一,2025年永辉超市将关闭门店250 – 350家。目前全国共有门店743家,按此计划,今年底永辉超市将不足500家,相当于砍掉三分之一门店,较2024年初的千余家减少一半。
背后的原因是,永辉的调改速度要大幅度加快。按照叶国富的计划,2025年永辉调改门店达200家左右,计划至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的调整。根据永辉3月13日宣布的调改计划,到2025年5月底之前还将有44家门店调改完成,2个月内要完成的调改门店数与过去9个月相当。
叶国富并非只是说说而已。临时股东大会落幕的第二天,比优特商业集团和东北永辉就接连发公告,比优特协议接收永辉黑龙江、吉林两省12家门店,永辉大规模关店计划由此启动。
叶国富希望将永辉打造成全国性的胖东来。自2024年5月起,永辉开启“胖东来调改”,截至2月20日,共计在18个城市开设了41家“胖改”店,占门店总数的5.28%。从永辉超市公布的数据看,调改后的门店在口碑、品质、客流和销售额上均有较大增长。但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宋向清表示,长期来看,门店热度在下降,调改店流量开始出现下滑。如广州南沙万达广场店人流有所下降,成都锦江文华广场店客流不及预期。而永辉超市假设按照原有的规模、速度进行调改,大约需要12年才能完成对所有门店的调改,白热化竞争的市场和亏损的永辉超市都等不起。
根据财报预告,2024年,永辉超市预计净亏损为14.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亏损为22.1亿元。永辉超市承认,这是“胖改”带来的阵痛之一,前期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加剧了支出。
▲ 胖东来去年12月发布的调改名单。
▲ 永辉超市近年来业绩概况。
“赌徒”的压力
叶国富的“敢赌”众人皆知。在名创优品还未崭露头角时,他就一口气拿下广州近100家门店的位置,投入2亿元资金。这次入股永辉也是如此,一笔62.7亿元的现金支出,导致名创优品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锐减近47亿元。
业界对此很不理解,叶国富解释称自己是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的粉丝,他看中的是调改后的永辉。他曾去郑州胖东来版永辉和许昌胖东来考察,回到郑州后便想拥有这样的店,最终花了一周确定要收购“胖东来版的商超”。
短期来看,叶国富赌对了。交易公告发布后,永辉超市股价实现翻倍式上涨,市值也一度冲破600亿。到3月21日,永辉超市股价定格在4.84元/股,市值约439亿元,相比收购前大涨好几倍。以名创优品2.35元/股的购买价计算,这笔“抄底”交易给叶国富带来了约80亿账面浮盈。就连名创优品因为该笔交易缩水的市值也在回升。
然而,这笔巨额收购对于叶国富来说,压力也不容小觑。单店改造成本超800万元,2024年永辉调改的41家门店累计投入超3.28亿元,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缩水29.7%,高昂的改造成本导致短期内现金流压力显著,也反映在了亏损的报表中。另外,截至2024年三季度,永辉超市负债率达到87.1%,短期负债合计197.8亿元,资金缺口113亿元。
叶国富坚信“中国超市的唯一出路是胖东来模式,这是比Costco更适配本土市场的解法”,但模仿并不一定能成功,尤其是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屡屡面临舆论危机,胖东来至今也没走出河南。
▲ 名创优品近一年股价表现。图片来自雪球。
本文详细介绍了永辉超市在叶国富介入后的一系列变革,包括高层人事变动、门店调整以及“胖东来模式”的实施情况。叶国富凭借其“敢赌”的风格入股永辉,短期内获得了账面浮盈,但永辉超市面临着高昂的改造成本、现金流压力和资金缺口等问题。“胖东来模式”虽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期效果存疑,叶国富能否带领永辉超市走出困境,仍有待时间检验。
原创文章,作者:Julian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3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