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冰抢险到技术创新,蒋卫东点亮电力之光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特战班”领衔人蒋卫东的故事。他从事输电带电作业30多年,在面对极端状况和棘手问题时勇往直前,不惧困难、敢于挑战。不仅在抗冰抢险等实际工作中保障电力供应,还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带电作业效率和安全,同时致力于带电作业技艺的传承,为国家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输电带电作业,这是一项在高压电气设备上不停电进行检修和测试的工作。由于其操作难度极大、危险性极高,它被形象地称作“在刀尖上跳舞”。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特战班”的领衔人蒋卫东,已经在这个充满挑战的领域深耕了30多年。

蒋卫东介绍说,带电作业常常会遇到常人难以想象的极端状况,要解决的问题也十分棘手。在这样的工作中,勇往直前的勇气是必不可少的。就拿2024年春节期间来说,金华市遭遇了寒潮的侵袭,电力线路的覆冰厚度严重超出了设计标准,供电线路遭到了严重的损害。在抗冰抢险的最前线,50多岁的蒋卫东丝毫没有退缩。他冒着凛冽的寒风,顶着冰冷的冻雨,带领着团队在冰凌密布的“钢铁丛林”中连续奋战。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顺利完成了最严重受灾线路的抢修工作,为当地居民保障了电力的安全稳定供应。

蒋卫东感慨地说:“每当看到经过我们的努力,一条条‘银线’跨越山川,将光明和温暖输送到千家万户,心中就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就感,深知自己的付出是特别值得的。”

这仅仅是蒋卫东从事电力事业以来,不惧困难、敢于挑战的一个缩影。他还曾率队登上370米高的舟山大猫山岛输电铁塔进行带电作业。在作业过程中,他们顶着六级海风在高空进行抢修。此外,他还带领团队完成了全国首次1000千伏同塔双回线路带电作业,为我国高电压带电作业领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输电线路是电网的命脉,一旦出现故障就如同人体出现了病灶。而蒋卫东,就是那位能够精准切除病灶的“手术专家”。他最拿手的带电作业方式,是能够快速、无痕地消除输电线路缺陷。这是一项对安全要求极高的工作。蒋卫东强调:“高空、高电压的环境要求作业中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比,每一次操作都关乎着带电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电力的稳定供应。”

蒋卫东认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要求极高,传统工具有时无法满足复杂的作业环境和严格的安全要求。”唯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提升带电作业效率并充分保障安全。于是,他组建起了“蒋卫东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一技术攻坚团队。该团队以解决现场难题为导向,积极开展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新工法、新工具的创新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蒋卫东坚定地表示:“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和需求,就是我们攻关的着力点。我们要敢为人先、大胆探索、能闯难关,用工匠精神挑战一切不可能。”

依托系统化技术攻关体系,蒋卫东带领团队构建了“需求分析—理论研究—实践改进”的研发模式,深度解构带电作业全流程技术痛点。他们首创的“绝缘小士字梯等电位作业法”被纳入国网超高压作业标准体系,研发的“承力工具绳索化作业法”开创了国内绝缘承力工器具绳索化的先河。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室取得了诸多创新成果,逐步构建起了覆盖常规电压到特高压、从地面作业到空中操作的全方位带电作业技术体系。

蒋卫东深知,“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艺传承下去,才能让国家的电力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他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他将带电作业全套流程拆解为多个标准动作模块,主导编制了《带电作业标准化操作流程》等23部技术教材,构建起了输电专业岗位能力标准图谱,为浙江省电力行业输电线路岗位培训提供了有效参考。

目前,他带出来的学生构建起了老中青梯次衔接的技术团队,活跃在浙闽皖三省电力一线。他们将标准化作业流程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为电力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蒋卫东说:“我的愿望很简单,希望在我的手上没有修不好的输电线路。”他始终保持着电力工人的赤诚与初心,在他看来,输电线路就像他的孩子,照顾孩子是他的责任。正是成千上万像蒋卫东一样的“电网卫士”,在空中“起舞”,与高压线“对话”,在实验室奋力钻研,在铁塔施展拳脚,守护着千家万户的用电安全,用奋斗书写着人生华章。

蒋卫东30多年投身输电带电作业的事迹。他在实际工作中不畏艰险,保障电力供应;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作业效率与安全;积极传承技艺,培养专业人才。他以赤诚初心和不懈奋斗,成为电力事业的中流砥柱,众多像他一样的“电网卫士”守护着万家用电安全,推动电力事业不断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842.html

(0)
AmbitiousAmbitious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