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白鹳“恋上”南大港湿地,湿地生态改善显成效

在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往年此时已北迁的东方白鹳今年仍停留在此,且停留时间远超往年。分析了这一现象与湿地生态环境改善有关,还介绍了保护区为改善生态采取的举措。

东方白鹳“恋上”南大港湿地,湿地生态改善显成效

画面中,东方白鹳在湿地浅滩悠然地停留栖息,这一美好瞬间被宋文峰定格在了镜头里。

日前,在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一体化平台监控室里,工作人员正专注地盯着电子屏。屏幕上一群东方白鹳的身影吸引了他们的目光,工作人员指着它们对前来的记者说道:“往年这个时候,东方白鹳都已经开启北迁之旅了,但今年它们却还留在这里。”

东方白鹳,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着“鸟界大熊猫”的美誉。它对栖息环境极为挑剔,就像是湿地环境质量的精准“晴雨表”。根据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的监测数据,此次春迁来到这里的东方白鹳多达300余只。

据了解,从今年年初开始,这群东方白鹳就来到湿地“做客”。截至目前,它们已经在这片湿地歇脚一个多月了。而在往年,它们通常仅仅停留5至10天便会离开。从以往的匆匆驻足,到如今的流连忘返,这一国宝级的贵客为何会延长在湿地的停留时间呢?其实,这与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一系列生态修复举措,如生态补水、退养还湿、生境岛营造等。这些举措为东方白鹳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资源。与此同时,保护区还启动了特别管护行动,采用“AI技术 + 人工巡护”的方式,对东方白鹳种群动态进行实时监测,就像忠诚的卫士一样,为这些国宝级“精灵”保驾护航。

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东方白鹳“行程表”的这一变化,意义非凡,它标志着南大港湿地正逐渐从单纯的迁徙驿站向适宜鸟类栖息的家园转变。

本文围绕东方白鹳在南大港湿地停留时间延长这一现象展开,指出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主要原因,包括实施生态修复举措和特别管护行动。这一变化也预示着南大港湿地生态向好,正从迁徙驿站向栖息家园转变。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280.html

(0)
AmbitiousAmbitious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