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植希望,开启美丽中国绿色新征程 植绿正当时,让美丽中国绿意更浓

本文围绕全国迎来植树好时节展开,介绍了我国国土绿化的成果与不足,阐述了科学植绿、发展林草产业、助力“双碳”目标、提升城乡绿化美化水平等方面的重要性及举措,鼓励人们坚持植树造林,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当下,全国自南向北渐次踏入植树的黄金时节。春天的气息里,大地正孕育着新的生机与希望,植树造林的热潮也在大江南北涌动。

最新的数据宛如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展现着我国在国土绿化领域的斐然成就。过去一年,我国完成国土绿化任务超1亿亩,这是无数林业工作者和志愿者挥洒汗水的结晶。目前森林覆盖率已超25%,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更是稳居世界第一。我国已然成为全世界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宛如一颗在绿色发展道路上闪耀的明星。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就如同坚固的基石支撑着高楼大厦,森林维系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坚持植树造林,科学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是增加森林资源的主要途径,也是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它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而言,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春植希望,开启美丽中国绿色新征程 植绿正当时,让美丽中国绿意更浓

我国在国土绿化的征程中,创造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绿色奇迹。从塞罕坝那片曾经的荒原,摇身一变成为郁郁葱葱的林海;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系上的绿色围脖,宛如一条绿色的丝带守护着这片广袤的沙漠。“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取得实质性进展,累计建成“互联网 + 全民义务植树”基地2600余个。这些成就,是我国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生动写照,标志着国土绿化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大的优势,积攒了充足的后劲。

尽管我国的“绿色家底”在持续增厚,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相比,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我国“缺林少绿”问题仍然突出。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距离世界平均水平依然存在差距,森林资源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状况也较为明显。而且,我国还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这就如同前行道路上的重重关卡,亟待我们去突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这是党和国家对国土绿化工作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必须肩负起的责任与使命。这意味着我们仍需持之以恒地厚植林草资源,持续推动国土绿化,以久久为功的毅力和善作善成的决心,不断书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绿色,是美丽中国的底色。科学植绿,要实现数量质量并重。我们要坚持适地适树、适时适法的原则,根据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植被生长发育规律、水资源承载能力,合理选择树种草种。就像为不同的孩子挑选合适的衣服一样,确保种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林长制的引领作用,深入开展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像守护珍宝一样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

林草产业,是生态富民产业。2024年全年,我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达10.17万亿元,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数字。森林食物产量超2亿吨,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全国经济林种植面积4666.7万公顷,年产值超2万亿元;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4000万公顷,年产值约1万亿元。我们要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理念,充分发挥森林“宝库”的作用,让森林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让生态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发展优势,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植树造林,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最经济实惠的方法。据测算,目前我国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居世界首位,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压舱石”,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巩固和提升林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我们要多管齐下。一方面,要扩大林草面积,增加林草碳库总量,提高林草资源质量,提升碳汇增量;另一方面,要加强林草资源保护,减少碳库损失。此外,还要创新林业碳汇应用场景,探索多种巩固提升碳汇能力的途径与价值实现模式,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种下一株新苗,也是种下民生福祉。2024年,我国城乡绿化美化水平持续提升。开工建设“口袋公园”6200余个,建设城市绿道7300余公里,让城市居民能够“推窗见绿,行路有荫,出门进园”,享受到绿色带来的舒适与惬意。通过实施水旁、路旁、村旁、住宅旁等区域绿化,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美丽乡村变得令人向往和眷恋,让乡村成为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

春光无限好,植绿正当时。植树造林,惠及的是人,依靠的也是人。我们要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一茬接一茬种,一代接一代干。就像接力赛一样,每一棒都传递着绿色的希望。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美丽中国的绿色成色一定更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根基也将更加牢固。

本文介绍了我国国土绿化取得的显著成果,也指出了当前存在的“缺林少绿”问题。强调要依据政府工作报告要求,通过科学植绿、发展林草产业、助力“双碳”目标、提升城乡绿化美化水平等方式,持续推动国土绿化。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为建设美丽中国、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根基贡献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462.html

(0)
RobertRobert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