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借助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首次成功拍摄到海王星上的极光现象。回顾了此前对海王星极光的探索历程,介绍了此次研究的突破、发现的相关离子以及海王星极光出现位置异常的原因,还提到了海王星极光难以探测的另一个因素是上层大气温度下降。
近日,天文学领域传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天文学家借助先进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实现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首次成功拍摄到海王星上的极光现象。这一成果宛如一道光照进了海王星神秘的领域,让人类对这颗遥远的蓝色巨行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实,人类对海王星极光的探索由来已久。早在1989年,NASA的旅行者2号探测器就曾捕捉到海王星可能存在极光的迹象。然而,当时受限于技术条件,一直未能对海王星的极光进行直接成像。那些可能存在极光的迹象,就像隐藏在迷雾中的宝藏,让人充满期待却又难以触及。而如今,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凭借其强大的近红外观测能力,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探险家,终于揭开了这颗蓝色巨行星上极光的神秘面纱。
一直以来,天文学家已经在木星、土星和天王星上观测到了极光现象。这些发现让人们对行星极光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海王星的极光却始终像一个难以捉摸的幽灵,难以直接确认其存在。北英格兰诺森比亚大学的Henrik Melin领导的研究团队,将目光聚焦在了这一难题上。他们利用JWST的近红外光谱仪,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2023年6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Melin激动地解释道:“要真正拍摄到海王星的极光,只有JWST的近红外灵敏度才能做到。当我们看到这些极光的细节和清晰度时,那种震撼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 这一重要的研究结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期刊上,为天文学界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
在光谱分析的过程中,科学家们有了新的发现。他们在海王星大气层中检测到了三氢阳离子(H3 )。这一离子并非首次在行星极光活动中被发现,此前在木星、土星、天王星的极光活动中也曾出现过,它被认为是极光形成的重要标志。NASA太阳系观测项目负责人Heidi Hammel表示:“我们早已预测H3 也会出现在海王星,但过去的地面观测设备始终无法确认。这次,JWST终于给了我们一个确凿的答案。” 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海王星极光的存在,也为研究极光的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尽管极光的形成机制在本质上与地球类似,都是太阳风中的高能粒子与行星磁场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海王星的极光活动却呈现出异常诡异的特点。在地球上,极光主要出现在南北极地区,这是大家熟知的常识。然而,JWST的观测却发现,海王星的极光却出现在中纬度区域,大致相当于地球上的南美洲。这一奇特的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浓厚兴趣。
NASA对此进行了解释:“旅行者2号早在1989年就发现,海王星的磁场相较其自转轴倾斜47度。由于极光通常出现在磁场汇聚入大气的地方,这也意味着海王星的极光远离其地理极点。” 除了磁场分布特殊之外,海王星极光长期“隐身”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其上层大气的温度大幅下降。
科学家们原本预测,极光的强度应与行星上层大气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极光就越亮。然而,Melin的研究发现,自旅行者2号在1989年探测海王星以来,这颗行星的上层大气温度已下降了数百度。这一变化无疑加大了人们对海王星极光的探测难度,使得这一神秘的自然现象在很长时间内都难以被人类捕捉到。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首次成功拍摄海王星极光展开。介绍了此前对海王星极光的探索困境,此次研究的突破,包括发现相关离子以及海王星极光位置异常和难以探测的原因,体现了现代科技在天文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也让我们对海王星这颗神秘行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9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