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上海虹口警方破获的一起制造销售假冒品牌洋酒案件,详细介绍了犯罪团伙的制假流程、成本及销售情况,以及警方的行动成果。
在城郊的一处烂尾楼内,存在着一个令人震惊的制假黑幕。在这里,灌装、封口、贴标、包装等一系列制假流程一气呵成。犯罪团伙将成本不到50元一瓶的灌装洋酒,经过几番周转,最终包装成上千元的假冒品牌洋酒,流向市场。
日前,上海虹口警方凭借敏锐的侦查能力和果断的行动,成功破获了这起制造销售假冒品牌洋酒案件。此次行动中,警方抓获了王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缴获假冒品牌洋酒2000余瓶,涉案金额高达3000余万元。
经过警方深入调查了解到,犯罪团伙用于灌装的酒液是80至90元一桶5升装的低价酒,他们将其称之为“基酒”。当接到订单后,团伙成员的制假流程便开始了。他们首先会用基酒将相应的空瓶冲洗一遍,随后再用基酒进行灌装。为了让酒看起来更加逼真,他们还会用针管注射来调整液面高度,接着扣上瓶塞,再用封口器进行封装,最后塞入指定的包装盒内。就这样,一瓶以次充好的假洋酒就完成了生产。而一桶5升装的低价酒最多可以灌装出7瓶这样的假洋酒,结合回收的玻璃瓶及假冒标签、瓶塞,一瓶的成本不到50元。然而,到了王某的网店内,这样一支酒的售价却是成本的3至4倍。这种以次充好的假洋酒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对相关企业的正常销售和品牌声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025年3月20日,警方开展了收网行动,一举抓获了犯罪嫌疑人王某等8人。据统计,此次行动共查获假冒商标标识5000余枚,空瓶4000余个,用于制假的酒液5000余升。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等8人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上海虹口警方破获的制售假冒品牌洋酒案件,犯罪团伙在城郊烂尾楼内以低价基酒制作假洋酒,成本低售价高,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和企业声誉。警方行动抓获8名嫌疑人,查获大量制假物品,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这彰显了警方打击制假售假犯罪的决心和力度,维护了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