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云县爱华镇德胜村的蚂蚱养殖能手张子维,十余年来探索“东亚飞蝗”养殖技术,走出一条特色养殖致富路的故事,介绍了养殖基地现状、技术成果、产品优势和未来规划。
在临沧市云县爱华镇德胜村,有这样一位令人钦佩的蚂蚱养殖能手——张子维。在过去的10余年间,她始终怀揣着对养殖事业的热情与执着,孜孜不倦地探索“东亚飞蝗”的养殖技术。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功蹚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养殖致富之路,成为了当地村民眼中的榜样。
当你走进德胜村张子维的“东亚飞蝗”养殖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32个养殖大棚。走进棚内,你会看到密密麻麻的蝗虫在欢快地蹦蹦跳跳,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张子维每天都要在各个大棚之间来回辗转,她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精准地控制着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为了保证蝗虫的健康生长,她以黑麦草作为主要饲料,对蝗虫进行生态化的精心饲养。每一个细节她都不放过,只为了能够养殖出品质优良的东亚飞蝗。
张子维一边投喂饲草,一边介绍说:“自2010年养殖基地建设以来,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最初的6个大棚,发展到现在的32个大棚,规模不断扩大。每年我们可以养殖东亚飞蝗4至5茬,每一个大棚可以产出40公斤到50公斤的蝗虫。现在棚里养的东亚飞蝗再过10天就可以销售了。”从她的话语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她对养殖基地发展的自豪和对未来的期待。
通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发展,张子维已经完全掌握了东亚飞蝗幼蝗孵化、成蝗养殖的全套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养殖规模也在逐年扩大。目前,这些养殖大棚的年产值已经在50万元以上。更值得一提的是,她还发挥了自己的带动作用,带动了包括临翔区邦东乡、保山市柯街在内的养殖户5户、客户30户,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了这个特色养殖的行列中来。
东亚飞蝗,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蚂蚱、蝗虫。它可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美食,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让它备受消费者的喜爱。除此之外,东亚飞蝗还具有广泛的用途,它可以用于饲料添加剂、药用成分和生物肥料等方面,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如今,云县的“东亚飞蝗”养殖基地已经初具规模,产品畅销周边的餐馆、酒吧、夜市等场所。谈及未来的发展,张子维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带动周边的老百姓共同发展,一起走上致富的道路。”
本文介绍了临沧市云县爱华镇德胜村的张子维,十余年探索“东亚飞蝗”养殖技术,将养殖基地从6个大棚发展到32个,掌握全套养殖技术,年产值超50万,还带动周边养殖。东亚飞蝗用途广泛前景好,基地产品畅销,张子维计划扩大规模带民共富。
原创文章,作者:Gray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