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北京二环内即将亮相的新项目——北京大吉巷。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到其建设进度、招商情况,介绍了项目的组成部分与特色,分析了周边客群和消费能力,业内人士对其高端化定位进行了点评,并指出其在高端商业竞争中需寻找差异化特点。
在北京二环内,一个备受瞩目的新项目即将崭露头角,北京大吉巷极有可能成为新的地标建筑。3月17日,北京商报的记者特意前往大吉巷进行实地走访。映入眼帘的是,项目的外立面基本已经建造完毕,目前施工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内部装修工作。
据该项目相关负责人透露,项目的招商率已经达到了85%。此项目以“博物馆 + 商业”为主要特色,十分独特新颖。并且,该项目预计在今年4月正式对外营业。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大吉巷是中海环宇商业自持的重资产项目,它不仅是其“巷”系产品线的首个商业项目,更是其在北京的首个高端商业项目。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北京大吉巷若想凭借高端商业在北京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着重思考如何形成具有自身独特的商业模式,进而扩大对区域客群的覆盖面。
据悉,北京大吉巷是由商业、商办、文保以及公园这四部分共同组成。其中,文保区是北京大吉巷具有“非标”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有1处为北京市级(省级)文物康有为故居,另外还有3处是普查登记在册的文物,分别是米市胡同29号院楼房、《每周评论》旧址以及观音院过街楼。丰富的文化底蕴为项目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当下,北京大吉巷的招商工作已经初具雏形。虽然目前尚未公布具体的零售品牌,但从已经引入的餐饮品牌来看,不难发现北京大吉巷的定位颇为高端。引入的餐饮品牌如云、诸如是等,大多都是黑珍珠或米其林餐厅。
对此,北京中海大吉巷项目相关负责人高洋坦率地表示,北京大吉巷周边分布着众多高质量的写字楼,拥有丰富的办公群体以及住宅客群。然而,项目周边却并没有丰富的商业配套。从项目引入的品牌来看,北京大吉巷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称得上是中海环宇商业旗下的高端产品。
高端商业项目自然需要有购买力的客群支撑。从地理位置上看,北京大吉巷是地铁4、7号线地铁上盖项目,交通十分便利。其5公里范围内覆盖了金融街、西单、王府井、崇文门等多个知名商圈。周边还拥有中国联通、中国太平金融中心、国家新闻出版署等多座写字楼。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吉巷5公里范围内拥有325万的办公人口、超过479万的居住人口以及266家上市企业,周边住宅的均价在13.8万左右。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和较高的消费能力,为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对于北京大吉巷的高端化定位,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直言,北京大吉巷“博物馆 + 商业”的模式在北京商业中较为特色,也与周边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相吻合。但北京大吉巷能否真正称得上高端商业项目,还要看项目在零售、生活配套等各方面业态的招商能力。
结合周边区位特色,袁帅还指出,北京大吉巷需进一步强化项目的特色与差异化,不仅要在餐饮领域发力,还应拓展至零售、娱乐、文化等多个业态,形成多元化的消费体验。作为定位高端的商业项目,北京大吉巷在品牌层次方面难以与北京SKP、三里屯太古里、国贸商城相比,但可以根据项目独特的区位属性,发力个性化消费,满足周边客群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随着北京商业的快速发展,高端商业项目当下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北京大吉巷想要在高端商业中突围,仍需寻找自己差异化的特点。
北京二环内即将开业的大吉巷项目,阐述了其建设进度、招商情况、项目组成和特色,分析了周边客群与消费能力,业内人士肯定了其“博物馆 + 商业”模式与周边客群消费能力的契合度,但也指出其需提升招商能力、强化特色与差异化,以在高端商业竞争中突围。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