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展开,详细介绍了过去十年间该制度在全面落地、服务效能提升、业务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通过具体案例展现了不动产登记从首证到通办、从能办到智办、从好办到办好的转变过程。
过去十年,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迎来了全面落地的新局面。在这期间,“跨省通办”“带押过户”等业务不断完善;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被深入应用,科技赋能的智慧场景持续拓展。同时,围绕着便民利企的宗旨,业务类型不断创新,服务半径逐步延伸,登记服务改革的成果让更多企业和群众受益。
不动产登记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它不仅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财产权利的重要制度,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内容。不动产权证书因其红色的外壳,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大红本”。自2015年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施行,江苏徐州发出全国第一本“大红本”起,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便全面落地实施。十年来,登记范围从分散走向统一,从城市房屋扩展到农村宅基地,从不动产延伸到自然资源,统一登记覆盖了所有国土空间,涵盖了所有不动产物权,“大红本”的办理也在这十年间不断升级。
从首证到通办: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落地实施
“这个红本本拿在手里,分量十足。”在全国首本不动产登记证书颁发十周年活动现场,江苏省徐州市市民邢卫锋感慨地说。十年前,他接过这份“历史性证书”,成为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的见证者。
2015年3月1日,《条例》正式施行。彼时,全国不动产登记处于“房产、土地分头跑”的分散模式,群众办证往往需要奔波数月。徐州作为改革的“试验田”,承担起先行先试的重任。徐州市自然资源登记中心工作人员王璐回忆起办理首证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大年初二,我们就全员返岗,忙着调试系统、裁剪样证。”
如今,走进徐州市不动产登记大厅,市民在“一窗受理”窗口仅需20分钟就能办结业务,水电气过户手续还能同步申请完成。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贾泉涌介绍:“现在登记类型大大精简,所需材料从厚厚一沓简化为一张身份证。”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徐州自2022年推出“带押过户”服务以来,累计帮助企业群众节省“过桥”资金超过80亿元;“交房即发证”覆盖全市新建小区,业主收房当天即可拿到证书;“跨省通办”让徐州与周边城市实现高频业务异地办理。在徐州市工作的杨女士,通过“跨省通办”办理了安徽老家房产的抵押登记,她高兴地说:“手指一点,手续轻松办完了!”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局长胡善顺介绍:“从纸间到云端,从首证到通办,徐州这张证书的十年蝶变,见证着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落地实施。”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已有2200个市县实施“交地、交房即交证”改革,惠及1800万群众;近2100个市县开通“带押过户”业务,累计办理40多万件,涉及“过桥”资金6000多亿元;累计完成773个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登簿,登记面积11万多平方千米。
从能办到智办:科技赋能智慧场景越来越多
“刷脸认证、人工智能审核、区块链存证……整个过程很智能!”在北京市朝阳区不动产登记大厅自助服务区内,市民张女士手持刚打印出的不动产权证书,兴奋地告诉记者。30分钟前,她通过手机提交了二手房过户申请,很快就拿到了“大红本”。这一场景也是全国不动产登记智慧化转型的缩影。
各地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不动产登记服务效能提升,实现便民利企。目前,全国2600多个市县推出“互联网 + 不动产登记”服务。山东济南打造了集“云咨询、云指导、云见证”为一体的不动产登记“云柜台”,提供一对一视频帮办及视频见证受理和全天候“智能 + 人工”咨询服务,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数字化办事体验。
“听说不用回杭州就能办房产转移,是真的吗?”上海市长宁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咨询电话响起,孙女士的声音带着几分期待。她和丈夫在上海工作多年,杭州市余杭区的房子需要办理夫妻转移登记。长宁区与杭州市登记部门联动,通过长三角政务服务“远程虚拟窗口”架起沟通桥梁。
服务升级的背后是技术的不断迭代。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我国不动产登记正从能办向智办转变。当前,自然资源系统正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应用场景,提升服务效率。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推出智能交互系统,提供“一站式”业务咨询与导办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日均服务效率提升100%。
据介绍,统一登记以来,全国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成。该平台由国家、省、市、县四级组成,集办理业务、汇集数据、提供查询于一体,平均每天有约60万条信息上传到国家级平台。
胡善顺表示:“我们主动拥抱新技术,以技术驱动实现不动产登记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向智能化迈进。”当前正加快探索推进“人工智能 + 不动产登记”模式,以“智防智控”助力提升登记效率,有效防范相关风险。
从好办到办好:登记服务迈向项目全生命周期
不动产登记是自然资源部门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全国3000多个大厅、4万多个窗口、近11万名登记人员,每天为40多万企业和群众提供各类登记服务。
一窗集成办。北京市选取朝阳区率先试点,由不动产登记窗口人员直接代征税费,统筹网签、缴税、登记、缴费、领证流程,形成了“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即时办结、同窗出证”的综合窗口服务模式,办证时长由原来的2个工作日压缩至30分钟,登记业务当日办结。截至目前,朝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将综合窗口数量由原来的4个提升至71个,综合窗口业务办理总量约35万件,惠及超50万个家庭及4万余个企业。
创新业务类型。过去,“带押”二手房交易要求先还贷解押。山东省济南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联合公证处、公积金中心、银行等单位,推出二手房“带押过户”登记新模式——买卖“带押”二手房无需先解押。李女士和刘先生的一套“带押”二手房的交易和过户手续,在新模式下不到两天时间就办完了。目前,该中心已累计办理“带押过户”业务11691件,交易总额206.63亿元。
延伸服务半径。2024年7月,山西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不动产登记和办税“晋心登”服务品牌,在银行、公证机构、街道乡镇等设立452个“晋心登”服务网点,解决办事群众在多个机构间来回跑的问题,实现群众业务“就近办、一站办”。2024年各延伸服务网点累计办理业务31万余件,占到全省总业务的55%。
胡善顺介绍:“创新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登记服务。”在项目建设各阶段,探索将不动产登记与审批并联办理,推行“交地即交证”“成交即交证”“竣工即交证”“交房即交证”,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全国累计已有2200个市县实施“交地、交房即交证”改革,已颁发783.4万本权证,惠及8.2万个项目。
本文详细阐述了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在过去十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从首证颁发到业务通办,从传统办理到智慧化转型,再到服务迈向项目全生命周期,不动产登记在服务效能、业务创新等方面不断提升,切实为企业和群众带来了便利,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营商环境优化。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