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揭借贷宝伤疤,曾冲刺上市如今举步维艰 借贷宝再登315黑名单,历史问题与资本纠葛浮出水面

本文聚焦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互联网助贷平台借贷宝,详细介绍了其因纵容“套路贷”被相关部门责令暂停运营及平台整改措施,回顾了借贷宝过往多次被曝光的违法借贷、“刷单”、“裸条”等问题,还梳理了其曾融资25亿、估值超500亿并冲刺上市,最终因监管和负面争议而未能如愿的发展历程,同时关联到上市公司九鼎投资与借贷宝的复杂关系以及九鼎投资的业绩情况。

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互联网助贷平台“借贷宝”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晚会曝光了该平台纵容专业放贷人员开展“套路贷”的恶劣行径,使得许多人在进行暂时的资金借贷周转时,不仅遭受了更多的财产损失,还陷入了催债的无尽骚扰之中,其影响极其恶劣。

3月15日当晚,四川成都市公安部门和市场监管局迅速行动,连夜进驻借贷宝运营场所展开调查。到了16日,借贷宝就被有关部门依法责令暂停运营。

面对这一严峻局面,借贷宝平台紧急发布了多条声明。声明中表示,平台立即成立了整改小组,决心彻底解决业务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保护用户权益。公司向所有受影响的用户及公众致以了诚挚的歉意,并宣称将以最大的决心落实整改措施。

同时,借贷宝还公布了一系列具体的整改方向。未来,平台将严格限制欠条功能的使用,坚决杜绝陌生人间的非法出借行为。并且,会在App内进一步增强风险提示,帮助用户识别非法借贷陷阱。对于存量借贷业务,平台将进行全面审查,梳理合规交易,及时上报线索,积极配合执法部门打击犯罪。

截至发稿时,借贷宝已经暂停了新增欠条的服务。不过,已登记的欠条在还款、展期等功能方面不受影响。

315晚会揭借贷宝伤疤,曾冲刺上市如今举步维艰 借贷宝再登315黑名单,历史问题与资本纠葛浮出水面

其实,借贷宝涉嫌纵容违法借贷并非首次。有报道显示,2024年8月,福建蕉城公安经过数月的缜密侦查,在福州、厦门、泉州、宁德等地成功打掉了一个依托“借贷宝”平台发放高利贷、实施暴力催收的涉恶犯罪组织,抓获了15人,并查扣了多套房产及车辆。

从作案手法来看,该犯罪团队所使用的借贷套路与315晚会上曝光的违法行为如出一辙。贷款人在借款时往往会遭遇“砍头息”,实际到账金额仅为借款金额的一半多。一旦未能按时还款,就会遭遇各类骚扰催收,债务还会以各种理由被不断堆高。受害人实际需要还款的金额远远高于借款金额,利息甚至可达到数倍至数十倍,远远超过了法律所规定的民间合法借款36%的年利率上限。

在经营模式上,借贷宝是一款为个人提供借贷、放贷服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它能够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款合同,为借贷双方提供交易保障,平台则从中收取中间服务费。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借款双方常常会绕过平台完成借款交易,而且平台上的“放贷者”还出现了非本人登记、虚拟登记认证等漏洞。

回顾此前全国多地警察的通报,不难发现,不法分子使用“借贷宝”签署借款合同再私下交易借款、恶意垒高借款人债务的行为并非个例。2021年、2023年,福建宁德、四川雅安等地警方均曾出手打击网络套路贷犯罪团伙。只不过在之前的通报中,“职业放贷人”频频落网,但为其提供犯罪平台的“借贷宝”等网络金融平台却从未因此担责或被整改彻查。

随着央视315晚会的曝光,借贷宝平台实际上知情不报、包庇纵容犯罪、内部合规管理缺失,并收取展期费、手续费收入等行为被公之于众。

值得警惕的是,除了借贷宝外,市场上还有不少与其拥有类似功能和套路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其中,诚易贷、信业帮、企惠通、橙易通等其他助贷机构还曾与借贷宝进行引流、个人信息共享等合作,同样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早在更早的时候,借贷宝就曾因“刷单”事件被央视315晚会曝光。2016年315晚会的调查显示,为了薅羊毛获利,大量刷单返现群应运而生,这些群成员在各个电商、APP注册或虚假下单以获取商家和平台返利。部分专业刷单组织利用不同的伪装设备、召集更多人参与刷单,可借此获利数十万。

当时,违法刷单、刷注册用户数的行为不仅存在于各大电商平台,还蔓延到了借贷宝等网络金融平台。“拉好友返现金”的促销是当时互联网P2P营销获客的重要手段,而借贷宝则是其中补贴口号最具噱头的一家,甚至喊出投入20亿元推广获客。例如,注册借贷宝APP可以获得返现20元,拉更多人完成注册则可以获得更多的报酬。

尽管该模式被质疑为“传销”,但彼时的借贷宝却以受害者身份自居。其回应称,网络羊毛党试图用这种非常规手段骗取借贷宝的推广补贴,给借贷宝带来了很大的品牌伤害和经济损失。

随着推广的成功,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借贷宝进行借款周转。其服务对象甚至扩展到了校园,在不法分子手中催生了影响极其恶劣的“裸条”模式。同样是在平台签订合理合同后,因借款双方私下交易而产生了巨大的风险。

不少法律界人士曾发出质疑,认为借贷宝应当就基于平台撮合的借贷关系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承担审查职责,以第三方平台、信息中介身份推脱责任十分不合理。

在“裸条”模式被抨击后,借贷宝也曾表示成立管理小组、专属客服,积极减少“水面下”交易,并限制在校年龄段用户借款的最高额度。同时,平台的借款营销宣传也迅速减少。然而,从2016年至今,通过借贷宝平台而形成的其他高利息套路贷案例,仍然不时被媒体曝光。

曾经,借贷宝也有过辉煌的融资经历和上市梦想。2019年6月,时任人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人人行”)副总裁的曾军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公司旗下借贷服务平台借贷宝有1.4亿注册用户,已做好上市前的一切准备,正等待合适的时机,预计最快将在年内赴港上市。

在放话冲刺上市前,财联社创投通历史投资信息显示,人人行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金30亿元。2015年,成立不足一年的人人行接连完成了3000万元的战略融资和20亿元的天使轮融资。随着借贷业务的扩张,2016年、2017年,人人行又完成了两次战略融资,总计25亿元,估值达到500亿元左右。

2017年完成史上最大一笔融资后,借贷宝很快开始谋划登陆资本市场。同年,借贷宝被评为中国十大独角兽企业,排名第十。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蚂蚁金服和陆金所。

据借贷宝官网介绍,截至2024年,平台累计注册个人用户1.4亿,企业用户4.3万,提供电子借条模板、电子欠条模板,登记1.2亿笔借条欠条,帮助1000万人借到钱。

然而,在持续完善收紧的网贷监管压力和层出不穷的负面争议下,2019年后市场上不再传出借贷宝冲刺上市的消息,该平台的各大高管也较少露面发声。

值得一提的是,有报道显示借贷宝最大一笔融资来源于九鼎集团,投资金额为25亿元,并持有一定比例股份。在最早的人人行创始股东名单中,同创九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则作为平台成立的最主要注资方,而上市公司九鼎投资现任实控人吴刚一度担任该公司法人、董事、投资人等。直至2015年11月,平台完成第二轮融资后,九鼎集团相关人员、子公司陆续退出人人行。

在今年315晚会后,上市公司九鼎投资也发布公告表示,借贷宝产品是成都借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借宝)旗下品牌,公司与报道中所述成都借宝、人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人行科技)不存在股权控制关系。同时,公司及公司历史管理的基金从未参与过成都借宝和人人行科技的投资。公司除作为软件使用用户使用过该产品的部分功能外,不存在与成都借宝、人人行科技及其下属公司发生过业务往来的情况。

据观察,上市公司“九鼎投资”的发声署名为昆吾九鼎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私募股权投资管理等。而成都借宝为人人行主要股东,实控人为借贷宝现任CEO王璐。结合历史工商变动信息,参与人人行投资相关行为的是上市公司九鼎投资实控人吴刚及其名下的其他投资公司,与当前上市公司主体昆吾九鼎并无直接关联。

资料显示,2015年,江西中江地产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收购昆吾九鼎、向其增发股票等完成了重组,并改名为九鼎投资。历史公告显示,公司更名为“九鼎投资”后曾因实控人吴刚名下其他公司的投资动向多次发文辟谣,表示上市公司主体并未参与其中。

作为知名投资人,吴刚受争议颇多,曾遭监管处罚。2023年2月,证监会因吴刚干预基金经营活动,对其出具《市场禁入决定书》,决定对吴刚采取5年市场禁入措施。

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上市公司九鼎投资预计出现归母净利润亏损2.3亿元~2.7亿元,而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对此,九鼎投资表示,公司存量基金进入退出期导致管理费用收入减少,在管项目估值下降导致公司自有资金投资损失较多,同时公司此前房地产业务部分资产也预计减值。

本文围绕借贷宝展开,先是介绍了其因315晚会曝光纵容“套路贷”而被责令暂停运营及平台的整改举措。接着回顾了借贷宝过往多次违法违规行为,包括放贷问题、“刷单”、“裸条”等。还讲述了其曾有过辉煌的融资经历和上市梦想,却因监管和负面争议未能实现。最后关联到上市公司九鼎投资与借贷宝的关系以及九鼎投资自身的业绩情况,反映出借贷宝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监管和市场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17.html

(0)
MeganMegan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