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中国资产重估展开,介绍了证券时报推出“中国资产重估”专栏的背景,分析了中国股市回暖及资产重估的原因,探讨了投资中国股票的机遇和各板块的发展前景,还提及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情况。
在当今群雄逐鹿的人工智能(AI)时代,可谓千帆“竞技”,快者胜。DeepSeek的突然出现,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成功喷出了中国科技创新的“马赫环”。这一重大突破,不仅让世界对中国科技创新的速度和成果有了全新的认识,刮目相看,更促使海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的叙事逻辑进行了全面重构。
当叙事逻辑被重新构建,中国资产获得重新评估也就成为了必然趋势。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明确表示,DeepSeek的崛起,正引领着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浪潮。
那么,如何抓住中国资产重估所带来的广泛而重大的投资机遇呢?从即日起,证券时报正式且郑重地推出“中国资产重估”专栏。本专栏的记者将通过深度访谈众多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负责人、资深研究专家、投行领军人物以及高科技企业,逐一深入剖析重估逻辑,旨在为广大投资者带来具有实效性和前瞻性的参考视角。
今年以来,中国股市呈现出持续回暖的良好态势,走出了一波独立于海外市场的行情。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外市场却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在近期发布的研报中,摩根士丹利上调了中国股票市场评级,认为中国股票市场迎来了结构性机制转变,并且这种转变有望持续改善。
“我们认为现在是建议全球投资人增加对中国股票配置的最佳时机。”近日,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Laura Wang)在接受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专访时如此表示。她还指出,展望未来,投资中国的核心逻辑正在发生变化,中国故事的叙事逻辑正从宏观层面逐步转向微观层面。
市场复苏有三大积极因素
王滢认为,近期中国股票市场的复苏背后存在着三大积极因素。
其一,是积极的企业经营和股东回报增强计划。回顾过去几年,尽管宏观环境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众多高质量的中国上市公司并没有选择“躺平”,而是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改善股东回报,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些努力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加强成本控制,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施股票回购,减少市场上的流通股数量,提高每股价值等。得益于这些举措,全球投资人高度关注的MSCI中国指数的股本回报率在去年上半年便已触底反弹,此后开始持续修复并实现增长。
其二,前不久召开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释放了继续支持民营经济的明确信号。像阿里巴巴这样全球瞩目的公司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人工智能、硬件等基础设施,这一举措充分显示企业的信心开始回暖,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其三,是近期中国科创精神的显现。过去几年,由于受海外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全球投资人对中国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关注度非常有限。如今,随着DeepSeek的横空出世,加之中国企业在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及其他高端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突破,都促使全球投资人开始重新评估中国科技领域的可投资性,以及中国在全球竞争格局中所具备的优势和潜在的领导力。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积极提升股本投资回报,政策环境对民营经济给予进一步的呵护和支持,还有中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竞争中的突破,这些因素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股市在多层面上出现明显的结构性改善。因此,我们认为现在是建议全球投资人增加对中国股票配置的最佳时机。”王滢强调道。
中国资产估值非常有吸引力
“这一轮中国资产重估来得非常迅速且猛烈。驱动因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中国市场自身的内生因素。外部因素方面,例如俄乌冲突停火的可能性提升,使得地缘政治风险降低;不过,我们认为在这一轮资产重估中,更为关键的是中国市场内生因素的改善。”王滢分析道。
王滢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的突破是关键所在。过去几年,海外对中国科技的遏制让市场担忧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落后。但DeepSeek的横空出世扭转了海外认知,增强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未来不断涌现新增长驱动力的信心,这是最大的变化。
站在当下,王滢依然积极建议全球投资人增持中国股票资产。“我们认为中国股市依旧极具吸引力,因为目前全球投资人对中国资产的配置仍处于历史相对较低水平,在此情况下,能够带来的增量资金将非常可观。”她进一步解释道。
王滢还指出,与全球重要的股票市场相比,中国股市存在明显的估值折价情况。例如,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估值比MSCI中国指数高出8个百分点,较恒生指数也高出11个百分点。
中国科创竞相迸发
在板块方面,王滢认为,新能源、半导体、智能驾驶、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等高端制造业领域,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仍将持续备受关注。
“DeepSeek以及近期科技领域的其他创新和突破,并非偶然或意外,而是中国企业长期以来在创新与研发领域持续投入的必然成果。在新时代的竞争格局之下,我们坚信中国具备独特的天然优势,诸如庞大的工程师人才储备、海量的数据资源、成熟的社交网络,以及完备的电商和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等。这些优势在技术应用落地层面将会进一步凸显。”王滢表示。
此外,中国多年来积累的上下游产业规模优势,以及近年来在绿色转型和智能制造领域取得的先发优势,将使中国产业链在下一阶段科技革命中保持强大竞争力。王滢认为,“一直以来,外资对中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业态高度关注。本轮科技领域的创新,如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以及其他高端智能制造等,也将引发外资对中国相关领域的持续研究和关注热潮。”
在非科技领域,摩根士丹利则看好具有广阔科技应用前景的媒体娱乐板块,以及正在持续加大AI投入、处于转型进行时的电商板块。
核心逻辑发生积极变化
谈及外资当前对于中国资产的配置情况,王滢称,“目前,外资对中国股票的持仓量与2020年或2021年的高点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外资对中国股票存在着较大的增配空间。”
王滢观察到,过去一段时间被动型资金呈现逐步进场的态势,这主要是因为近期中国股市表现亮眼,市值上升促使估值权重提升。而主动型基金截至目前还未大规模介入,或许仍处于观察和研究的阶段。她表示,如果未来能出现更多宏观经济改善的信号,并且外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进一步降低,坚信中国市场将会具备更大吸引力,吸引国际资金跑步进场。
在王滢看来,中国股市的结构性改善包含几方面变化:一部分是已经持续一段时间的,例如股本回报率的提升,在2024年上半年就已看到其触底反弹;另一部分则是近期发生的,比如最近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等。她表示,希望这些因素能够持续向好,从而夯实长期改善的趋势。
“展望未来,投资中国的核心逻辑正在发生变化,即中国故事的叙事逻辑正从宏观层面转向微观层面。”王滢总结道。
本文围绕中国资产重估展开,指出DeepSeek崛起引领中国资产价值重估。分析了中国股市回暖的三大积极因素,强调中国资产估值有吸引力,科创领域竞相迸发,各板块展现出良好发展前景。同时提及外资对中国资产配置有较大增配空间,投资中国的核心逻辑正从宏观转向微观,凸显了当下投资中国股票的良好机遇。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