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北京门头沟区的山区沟道综合治理项目,介绍了项目的建设背景、各施工现场的进展情况、治理措施、涉及范围以及项目推进的管理模式和目标等内容。
据“北京门头沟”微信公众号消息,门头沟区作为首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正大力推进水务领域灾后恢复重建三年全面提升项目建设。目前,山区沟道综合治理工作已经全面开展。
来到斋堂镇火村沟施工现场,我们可以看到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跨河桥梁模板搭建工作。而该区域下游的综合治理项目已经初现成效,展现出了良好的治理态势。与此同时,在雁翅镇芹峪沟施工现场,伴随着混凝土泵车的轰鸣声,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振捣棒,将抛石混凝土均匀地注入护岸挡墙的模板之中,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值得一提的是,清水河作为清水、斋堂两镇的主河道,其治理工程也在同步推进。这项工程分为清水、斋堂和雁翅青白口村段,总治理长度达到了22.78公里。目前,河道清淤工作已基本完成,桥梁修复及生态护岸工程施工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
门城投资水务沟道治理工程现场指挥尹振国介绍说:“门头沟深山区各条沟壑的自然径流都会汇聚到清水河,然后由清水河汇入永定河。在治理过程中,对于穿越村庄、景区、主要道路的区域,我们采取增设护岸挡墙及护底、改建桥涵疏通行洪堵点等治理措施,以提高沟道的防冲刷及行洪能力。而对于自然形成的没有防护对象的沟道,则采取增设拦沙坝、拦沙坎的措施,形成有效的防护体系。”
据了解,门头沟区山区沟道综合治理项目涉及范围广泛,共涵盖了清水镇、斋堂镇、雁翅镇、妙峰山镇、王平镇、军庄镇、龙泉镇、永定镇、潭柘寺镇和大台街道,涉及沟道48条,总长度为221.3公里。工程项目包括护岸挡墙65公里,清淤163.2公里,跨河桥195座,塘坝清淤及加固27座,拦沙坝141座。
针对项目点多面广、地形复杂的特点,门城投资公司专门组建了水务项目专班,采取“片区管理 网格化运行”的模式,统筹协调参建单位的资源。通过建立全流程质量管控机制,加强施工隐患排查和文明施工监管,确保在今年汛期前能够完成河道疏浚及主体结构施工。
本文围绕门头沟区山区沟道综合治理项目展开,介绍了项目的建设情况,包括各施工现场进展、治理措施、涉及范围等,还阐述了应对项目特点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和目标,展现了门头沟区在推进水务领域灾后恢复重建方面的积极行动和有力举措。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