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资管圈的重磅人事变动,讲述了国信证券副总裁、国信资管董事长成飞即将加盟老牌券商资管机构东证资管的消息。介绍了成飞在国信资管的贡献、国信资管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分析了东证资管目前面临的困境以及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关注。
在21世纪的资管领域,人事变动犹如一颗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常常激起层层涟漪。近日,一则重磅消息在资管圈迅速传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国信证券副总裁、国信资管董事长成飞即将投身老牌券商资管机构东证资管的怀抱,这一人事变动瞬间吸引了市场的广泛目光。
成飞,这位在资管领域有着近二十年丰富经验的资深人士,可谓是国信资管业务近四年业绩跃升的关键推手。他曾明确表示,资产管理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需要树立“立足长远、聚焦投研”的坚定理念,因为这里没有捷径可走。而且,资产管理就像一个人走路,需要两条腿支撑——投研和销售缺一不可。销售能够带来爆发力,让人在短期内崭露头角;而投研则提供了耐力,决定了这场比赛最终的胜负。
再看东证资管,作为首家券商资管,它是行业中少有的规模以权益基金为主的资管公司。然而,近年来却陷入了发展困境。从非货管理规模来看,2024年其规模下滑了261亿元,甚至跌出了行业前三十。业内人士纷纷关注,东证资管将如何重构投研体系,从而寻求突破。
成飞有着辉煌的履历。自2006年起,他就踏入国泰君安的大门,先后担任过国泰君安证券固定收益证券总部助理研究员、资产管理总部研究员、投资经理,国泰君安资管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总经理,公司总裁助理,公司副总裁等一系列重要职务。直到2021年5月,他加入了国信证券。
当时,国信证券资管收入在行业中仅排名二十六名。但在成飞主导的“立足长远、聚焦投研”战略指引下,公司在随后的四年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资管手续费净收入从2021年的2.03亿元逐年攀升,到2023年已达到4.96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更是亮眼,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6.34亿元,同比大增81.62%,增幅排名第5。
对于资管业务取得高速增长的原因,国信证券在2024年半年报中给出了解释。其一,创新策略持续落地,在巩固固收、权益等传统优势策略的基础上,发行了挂钩黄金的固收 、挂钩衍生品的指数增强等新策略,资管产品类型不断丰富,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其二,市场管理更加精细,根据不同渠道特点进行针对性拓展和维护,并抓住企业客户理财模式转型契机,推动企业客户数量快速增长;其三,充分利用公募REITs、ABS等资本市场工具为实体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等。
成飞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资产管理机构的发展并非只有一条路可走,也不都是通过公募这一条路径发展起来的。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发掘自身特色,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他认为国内资管机构需要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对于券商资管机构来说,应坚持自身特色,充分发挥绝对收益、固定收益、ABS及REITs、产品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做最好的自己。
在证券行业,发力资管业务,成立资管子公司已成为一大布局重点。国信资管从筹备到正式开业,历经了两年多的时间。
2022年4月,国信证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设立资管子公司的议案,同年9月获证监会接受申请材料。2023年11月10日,国信证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的批复》,获准设立全资证券资产管理子公司,即国信资管,业务范围为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并获准国信资管作为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从事境外证券投资管理业务。同时,中国证监会核准国信证券自身减少证券资产管理业务。2024年4月23日,国信资管完成工商登记。
2025年3月19日,国信证券发布公告称,2025年1月27日国信资管已取得《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将于2025年3月21日正式开业。自正式开业日起,国信证券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包括全部大集合、目前存续的私募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单一/定向资产管理计划) 和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管理人,由“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国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国信资管注册地为广东省深圳市,初始注册资本10亿元。国信证券副总裁成飞担任国信资管的董事长,总经理为方强。目前,国信资管高管团队共计5人,除总经理方强外,还有合规总监陈勇、首席信息官吴士荣、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陈冰和首席风险官柏有勇。
成飞即将加盟的东证资管,是一家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老牌券商资管机构。其前身是东方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总部,1998年就开始从事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2005年首批开展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发行东方红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东方红”品牌由此诞生。2010年,它成为国内首家获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券商系资产管理公司,2013年又成为业内首家获得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非基金管理类公司。
作为首家券商资管,东方红资产管理公司是行业中少有的规模以权益基金为主的基金公司。2014年9月,东证资管发行了第一只三年期封闭基金东方红睿丰混合。此后,还发行了多只三年期的封闭基金。然而,最新数据却不容乐观,东方红睿泽三年持有C、东方红启兴三年持有A、东方红启瑞三年持有B等多只产品成立以来亏损超过30%。
在遭遇持续亏损之后,东证资管失去了持有人的信任,规模持续下滑。近几年,东证资管先跌出非货公募前20名,到2024年,更是跌出了行业前三十。在行业降费的大背景下,东证资管将如何重构投研体系,寻求突破,确定发展目标,走出自己的特色,备受市场关注。
本文围绕资管圈成飞从国信资管跳槽至东证资管这一重磅人事变动展开。详细介绍了成飞在国信资管的任职经历和推动国信资管业务发展的成果,也阐述了国信资管的成立过程。同时,分析了东证资管目前面临的困境,如产品亏损、规模下滑等问题。市场期待成飞的加入能为东证资管带来新的活力,助力其重构投研体系,实现突破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Nerit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