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淮北市总工会持续完善“大思政课”体系建设展开,介绍了全国劳动模范走进企业宣讲两会精神的事例,阐述了劳模工匠宣讲活动的影响,还详细说明了总工会在职工思政教育方面采取的新路径、新模式,包括突出重点、组建队伍、用好载体和丰富形式等内容。
在当下注重职工思想建设的大背景下,淮北市总工会积极行动,持续完善“大思政课”体系建设,为职工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3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淮北矿业集团工匠大师王忠才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淮北合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车间。在这里,他化身知识的传播者,向职工们详细宣讲全国两会精神。尤其是针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他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民营企业职工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充足的信心。这不仅有助于民营企业职工提振发展信心,更为民营经济的做大做强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撑。
俗话说,一位劳模就是一面旗帜。连日来,由安徽省淮北市市总工会主办的劳模工匠宣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这些活动不仅走向基层,还走进学校、走进企业、走近职工。劳模们爱岗敬业、拼搏进取的故事,如同一股温暖而强大的春风,在广大职工中形成了同频共振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激励着全市广大职工以先进模范为榜样,在各自的岗位上团结奋进,砥砺前行。
今年以来,淮北市总工会更是不断探索职工思政教育的新路径、新模式。他们从广大职工的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出发,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切实把职工思政引领融入产改工作、工会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让思政工作不再是冷冰冰的说教,而是变得更有情感、更有温度、更有力量,从而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
为了完善“大思政课”体系建设,淮北市总工会突出“三项重点”。一是打造“精品思政”,依托“职工大学习—专家讲堂”、职工思政优秀案例征集等活动,精心遴选一批导向鲜明、思想深刻、内容丰富的精品思政课,为职工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二是打造“云上思政”,依托工会新媒体传播矩阵,收录专家名师、劳模工匠等思政精品课以及职工岗位“云讲述”等优秀作品,让职工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思政教育。三是打造“文艺思政”,举办经典诵读、书画摄影等“工”字系列职工文化活动,创作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文艺作品,以文化的力量滋养职工的心灵。
同时,总工会还组建了“三支队伍”。首先是壮大劳模工匠宣讲团,以新一届劳模评选表彰为契机,吸纳优秀基层劳模工匠充实宣讲团队伍,让更多一线的先进典型为职工传递正能量。其次是优化专家学者宣讲团,邀请市委党校、市委讲师团、高校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加入授课队伍,提升宣讲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最后是建立职工人才宣讲团,发动一线优秀职工、职工网络达人等讲好淮北故事、“三工”故事,让职工自己成为思政教育的主角。
在载体运用方面,用好“三个载体”。开展集中培训教育,将思政课程列入工会系统培训主体班次,组织基层工会干部和宣讲骨干参加学习培训,提升他们的思政教育能力。开展主题宣传教育,结合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重要任务和“五一”国际劳动节等时间节点,深化“中国梦·劳动美·淮北篇章”主题教育,增强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展红色资源教育,用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劳模公园、“职工之家”APP线上展馆等,把思政课堂搬进“第一现场”,让职工在真实的情境中接受教育。
此外,还丰富了“三种形式”。举办思政微课,在车间、班组等基层一线设立“思政微课堂”,让思政教育更加贴近职工的工作实际。举办劳动实践课,发挥工匠学院、劳动技能竞赛作用,将思政教育与培训练兵有机融合,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举办驿“新”微课,依托工会驿站、“司机之家”等服务新阵地,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思政教育,扩大思政教育的覆盖面。
淮北市总工会在完善“大思政课”体系建设方面的积极举措。通过全国劳动模范走进企业宣讲两会精神,带动劳模工匠宣讲活动广泛开展,激发了职工的奋进精神。同时,总工会从突出重点、组建队伍、用好载体和丰富形式等多方面入手,探索职工思政教育新路径,将思政引领融入各项工作,旨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发挥主力军作用。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职工的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也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