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医疗保障局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甘肃省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工作实施细则》,从今年3月起对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实行“驾照式”记分管理,以及该细则的具体内容和目的。
日前,甘肃省医疗保障局携手另外两个部门,联合发布了《甘肃省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自今年3月份开始,这项重要的政策正式落地实施,其核心是对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推行“驾照式”的记分管理模式。这一举措意义重大,旨在进一步维护医疗保障基金的安全,切实保障参保人的合法权益。
依据实施细则的规定,将为相关人员建立“一人一档”的记分管理体系。对于那些存在违法或者违反服务协议行为的定点医药机构相关责任人员,在依法作出行政处罚或者按照协议进行处理的基础上,还会根据其行为的性质以及所负有的责任程度等因素进行精确记分。并且,针对不同的记分档次,细则明确制定了7种相应的处理措施。
甘肃省医疗保障局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细则通过量化管理的方式,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评估相关人员的行为。同时,借助动态预警机制,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再配合分级惩戒措施,能够构建起一套长效的约束机制,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使用。这一系列举措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从源头上增强诚信意识,主动加强自律管理。
本文介绍了甘肃省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实施细则,该细则实行“驾照式”记分管理,通过量化、预警和惩戒保障医保基金安全,引导相关人员诚信自律。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