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四姑娘山背后的“清道夫”:守护生命与净土

本文聚焦于川西高原四姑娘山背后的小金县红十字山地救援队,他们不仅是登山者的“引路人”,更是雪山之巅的“清道夫”。记者跟随队员见证了峭壁清理作业,展现了他们清理垃圾的艰辛过程,同时介绍了他们在环保方面的常态化行动以及当地高山向导群体的情况。

阿坝3月28日电 今日,让我们一同走进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是悬崖上的“清道夫”,是四姑娘山背后默默守护生命的英雄。

在川西高原那连绵起伏的群峰之间,海拔6250米的四姑娘山幺妹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终年被积雪覆盖,散发着迷人而又神秘的气息,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登山爱好者。然而,在这壮丽的风景背后,有一支由25名藏族人组成的特殊队伍——小金县红十字山地救援队。他们就像一群不知疲倦的守护者,常年在险峰与深谷之间穿梭。他们手中的绳索和担架,不仅仅是工具,更托举起了生命的重量。他们既是登山者的“引路人”,为登山者指引安全的道路;又是雪山之巅的“清道夫”,守护着这片圣洁之地的纯净。

探秘四姑娘山背后的“清道夫”:守护生命与净土

近日,记者有幸跟随小金县红十字山地救援队,见证了一次峭壁清理垃圾的作业过程。地点就在四姑娘山镇猫鼻梁观景平台,眼前是一面近乎90度、高约300米的悬崖,上面散落着不少垃圾,十分刺眼。四名队员熟练地系上登山绳,从崖顶缓缓下降。他们的身姿在悬崖上显得格外渺小,但却充满了力量。最终,他们在距地面150米处悬停,开始了艰难的清理工作。他们从一个平面逐步向崖顶行进,每一步都小心翼翼。遇到卡在岩缝中的矿泉水瓶,他们便会伸出长钳,精准地将其夹起,然后装入腰间的垃圾回收袋。

每当崖壁上的队员将垃圾袋装满,他们便会轻轻拉动绳子,这是给崖顶队员发出的信号。很快,满满一袋垃圾就被稳稳地拉了上来。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四位队员从崖底攀爬上来,此时崖顶已经堆了十几袋垃圾。刚刚从崖底爬上来的泽郎伦布气喘吁吁,但眼神却无比坚定,他说:“四姑娘山是我们的家乡,我们有攀登技术,这些垃圾我们必须去清理。”

这样的行动对于小金县红十字山地救援队来说,早已成为了一种常态。队员余强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每次带领游客登山时,都会根据人数预估垃圾量,下山时由向导监督回收。而对于散落在险处的历史遗留垃圾,队员们会定期开展“清壁行动”。仅在2024年,他们就从悬崖和冰川带清理出了2吨多垃圾,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数据显示,小金县作为国内最大高山向导群体的聚集地,现有持证高山向导1100余人,其中394人常驻四姑娘山。这些“雪山引路人”大多出身本地牧民家庭,如今,高山向导这份工作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均年收入超10万元。以吴学铖为例,他以前外出打工,也曾从事厨师工作,但收入微薄且工作辛苦。如今,他在家门口当登山向导,“不仅工作自由,收入也比以前高了很多。”

本文通过对小金县红十字山地救援队的报道,展现了他们作为登山者“引路人”和雪山“清道夫”的双重身份。他们不仅在危险的环境中守护着登山者的生命安全,还积极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定期清理悬崖和冰川带的垃圾。同时,介绍了当地高山向导群体的情况,他们凭借自身的技能和努力,改善了生活条件。这支特殊的队伍用行动诠释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714.html

(0)
MeganMegan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