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上海市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介绍了上海5所高校先行开展试点并逐步推广到全市高校的情况,阐述了试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设置、校企合作等多方面的改革举措,以及不同高校的特色做法,最后提及上海市教委将统筹推动整体性改革以培养产业所需人才。
在当今社会,应用型高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紧密贴合重点产业需求,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呢?上海已经开启了全新的探索之路。具体做法包括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重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让企业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以及优化考核评价机制,让企业成为评价主体。
上海市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正式启动。
记者于30日从上海市教委了解到,在上海市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启动大会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这5所高校率先开展试点工作,并计划逐步将改革推广至全市高校。试点高校将挑选若干基础良好、产业特色鲜明、校企合作紧密的二级学院(专业),开展全方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
据悉,这5所试点高校发布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并与企业签约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正式拉开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大幕。未来,这些高校将从体制层面改变学科专业设置内循环的决策流程,组建由对应行业产业主导的委员会。该委员会将实时研判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和岗位需求结构变化,精准指导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招生结构规模调整。在相关委员会中,来自行业产业的委员人数不少于50%,主任委员由行业产业资深专家担任。
试点高校还成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以行业产业专家为主。该委员会负责审议试点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教材、企业实习等事项,并评价教学质量和学业水平。同时,高校构建了学校办学与产业需求反馈机制,紧密跟踪市场需求,依据前沿领域和产业发展需求,加速推进专业布局调整与结构优化。
上海电机学院院长龚思怡表示:“地方应用型高校要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高地,需努力围绕产业需求输出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高质量应用科研成果。”该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秉持“服务区域重大需求,适应未来产业发展,坚持实践创新导向,注重学科交叉复合”的改革理念,搭建了“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充分的职业实践教育”三者相结合的知识能力体系,创新打造“双培养主体、双教师队伍、双学习场景、双能力培养、双证书认证、双发展通道”模式,致力于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培养要素、评价方式的变革。学校选取机械学院作为试点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试点专业,期望带动其他学院和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上海电机学院建立了“学校 – 学院 – 专业”三层级的办学与产业需求反馈机制。在学校层面,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主导的应用型学科专业设置委员会,首届企业委员来自中国商飞、上海电气集团等重点行业头部企业负责人。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则按企业岗位所需定向分班,学生入校学习一年后进行专业分流,实现企业和学生的双向选择。该校还合理下调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理论基础课程的学分权重,增设与生产一线密切相关的技术类、项目化课程,增加实践课程学分,并融入数字化、AI智能化前沿知识等。
据介绍,试点高校与行业产业共同制订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推动培养体系从“学科逻辑”向“产业逻辑”转变、培养方式从“标准化培养”向“定制化培养”转变,缩短人才供给的响应周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探索“微专业 + 微课程”模式,由行业龙头或专精特新企业主导、学院协同开设,重点聚焦产业转型亟须的新兴技术,既快速响应企业对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又精准对接企业现实岗位需求及未来技术发展需求。
试点高校将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实现学生培养与产业企业的需求精准对接。建设应用型协同育人平台,探索实行学校教师 + 企业导师、课堂学习 + 企业实习、专业教材 + 行业标准、实践教学作业 + 企业岗位任务等多维度、全要素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根据企业提供的生产服务真实场景和技术要求构建实习实训环境,建设产学研用一体的综合性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干中学、在学中练。试点高校还邀请企业工程师、高管上讲台,打造行业产业共建课程;深化高校和行业产业合作,采用互聘、双聘机制,聘请企业高水平专业人才参与教学。
上海电机学院采用“宽口径培养、按需编班”的培养方式和“大一结束选专业,大二结束选产业,大三结束选企业,大四结束选职业”的“四段式”校内外集中实践路径,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专业、所服务产业、所实习企业和所选择职业,实现学生培养与产业企业的需求精准对接。龚思怡表示,学校已与几十家优质企业共建实验室和“现场工程师工作站”,这些都将成为学校开展“四段式”集中实践教学的重要场域。
上海电力大学探索构建适配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和适合本校校情的联动改革机制,完善激励机制,推进试点学院及专业新进教师住企实践。
上海市教委表示,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及时总结试点经验,统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科研创新、资源配置、内部管理的整体性改革,培养产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围绕上海市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展开,介绍了5所试点高校的改革举措,包括体制机制创新、学科专业调整、校企协同育人等方面。各高校结合自身特色进行改革探索,旨在培养出更贴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上海市教委将统筹推进整体性改革,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8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