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县公安局警务督察大队五级辅警杨新宇从警6年的工作事迹。他从“橄榄绿”转变为“警察蓝”,初心未改,在警务督察岗位上尽职尽责,在12345热线处理、无人机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还发挥“传帮带”作用,助力新同事成长。
在公安队伍中,有这样一位辅警,他完成了从“橄榄绿”到“警察蓝”的转变,虽戎装易色,但初心从未改变。他就是东阿县公安局警务督察大队的五级辅警杨新宇。
自2019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杨新宇已经在警务督察岗位上默默奉献了6年。在这6年里,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履职尽责。他累计受理12345热线3000余件,令人赞叹的是,回复率和办结率均达到了100%。每一件热线的背后,都凝聚着他对工作的精心、用心与细心,是他无数个日夜坚守与付出的见证。
“我常常会换位思考,因为不同的角度和站位看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杨新宇深知,12345热线是架起警民之间的“连心桥”,只有用心去倾听群众的声音,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让群众满意。
除了在热线工作中表现出色,杨新宇还在无人机应用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无人机技术涉及大量专业知识,自学之路困难重重。从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到精细的电子电路知识,再到繁琐的飞行操控理论,每一个板块都犹如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由于缺乏专业老师的系统指导,他只能依靠网络课程、专业书籍一点点摸索。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复杂公式,常常让他在深夜里对着书本愁眉不展。
实践操作更是挑战巨大,当他第一次操控无人机起飞,飞机便如脱缰野马般不受控制,一头栽向地面,瞬间摔得零件四散。面对受损的无人机,他的内心满是沮丧,但他深知,退缩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此后,他每天早早来到空旷场地,一次次重复练习起飞、悬停、降落等基础动作。烈日炎炎下,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寒风凛冽中,冻僵的双手几乎握不住遥控器。可他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每次失败后,他都会仔细复盘操作过程,分析问题所在,不断调整飞行技巧。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刻苦钻研与反复实践,他终于成功攻克无人机驾驶技术的难关,顺利取得证书。凭借积累的丰富专业知识和练就的娴熟操作水平,他依托无人机开展巡逻防范处置180余次,进行动态监控督察370余次。
在东阿县公安局以 “数字督察” 为突破口创新警务督察工作模式中,他通过 “数字督察 + 超视距” 应用,利用无人机为执法执勤动态实时监督提供了强有力支持,推动了智慧督察模式的高效运行。在2023年5月全市及6月全省公安机关相关推进会期间,他展示的 “数字督察 + 超视距” 应用成果,赢得了参会人员的充分肯定。
从警6年,杨新宇始终坚持忠诚严谨、令行禁止,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已经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不仅如此,现在的杨新宇还非常注重发挥“传帮带”作用,将自己所学和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同事。他先后3次为新招录的民辅警开展市民热线办理培训 ,组织无人机应用培训 2 次。在他的帮助下,很多新同事迅速熟悉业务,提升工作能力,为东阿公安队伍注入新的活力。
“督察就像敲钟人,只有我们认真负责地去敲钟,发现问题,警示提醒,小问题才不会变成大问题。”杨新宇也会鼓励自己:“虽然有的时候,督察工作不被理解,但我们始终是在用我们的努力,让钟声在警营中长鸣。”
“打铁必须自身硬,干事更要实打实”,这是杨新宇同志从警的座右铭。他虽身着辅警制服,但责任使命与民警相同。在繁杂的工作面前,他用敬业彰显忠诚,用奉献书写华章,践行着 “人民公安为人民” 的庄严承诺。
东阿县公安局辅警杨新宇从警6年的事迹。他在12345热线处理上实现高回复率和办结率,架起警民“连心桥”;克服困难掌握无人机技术,用于巡逻防范和动态监控督察,推动智慧督察模式运行;还发挥“传帮带”作用助力新同事成长。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承诺,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