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热”背后:创伤弧菌感染风险大揭秘 小心!处理海鲜不当或引致命危机

处理海鲜时可能感染创伤弧菌的风险,通过具体案例介绍了感染后的症状及危害,还说明了创伤弧菌的特点、“赶海”的感染风险,并给出了日常生活中预防感染的方法。

在美食的世界里,海鲜以其绝佳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赢得了众多人的喜爱。然而,当我们自己下厨处理海鲜时,一定要格外留意,因为看似美味的海鲜背后,可能隐藏着致命的危机。

近日,话题#不戴手套处理海鲜 致死率或达100%#冲上热搜,引发了广泛关注。

“赶海热”背后:创伤弧菌感染风险大揭秘 小心!处理海鲜不当或引致命危机

有这样一个真实案例,刘先生在处理两条珍珠斑时,食指被划开了一个小口子,当时他并没有太在意。可到了晚上,他就出现了肌肉酸痛、低烧的症状,而且手指肿胀得越来越厉害,他赶紧前往医院治疗。

“赶海热”背后:创伤弧菌感染风险大揭秘 小心!处理海鲜不当或引致命危机

经检查,刘先生被确诊为创伤弧菌感染。随后,医生对他进行了针对性治疗,并通过外敷药来减轻症状。

医生介绍,被海洋鱼类、贝类、虾、蟹等刺伤,或是食用了被创伤弧菌感染的产品,甚至伤口暴露在含有这种细菌的海水中,都有可能感染此菌。

“赶海热”背后:创伤弧菌感染风险大揭秘 小心!处理海鲜不当或引致命危机

不少患者反映,刚受伤时,伤口局部会有刺痛、麻木的感觉,但很多人往往不太在意。然而,一两个小时后,伤口肿胀会突然加剧,甚至还会出现发热症状,这时就需要高度怀疑可能感染了创伤弧菌。

在日常生活中,被海鲜扎伤的情况比较常见,但真正引发严重感染的并不多。一般来说,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被感染。申工社此前就报道过类似事例。

2024年7月,杭州一位82岁的大爷在清洗完黄鱼后,不小心将洗鱼水洒到了有伤口的左脚上。过了几天,他的左脚肿痛得越来越厉害,就诊后发现感染了创伤弧菌。医生表示,大爷的感染情况很严重,如果再晚点就医,后果不堪设想,可能会面临截肢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风险。

“赶海热”背后:创伤弧菌感染风险大揭秘 小心!处理海鲜不当或引致命危机

△大爷的左足背

创伤弧菌属于弧菌科,是一种革兰阴性菌,它是栖息于海洋和海鲜体内外的常见细菌,有着“食肉菌”的称号。

人体被“食肉菌”感染也被称为坏死性筋膜炎,“食肉菌”专门“吃”脂肪和筋膜,如果不及时清除,细菌会从内部侵蚀患者,短时间内就会发展为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赶海热”背后:创伤弧菌感染风险大揭秘 小心!处理海鲜不当或引致命危机

△图源:浙二急诊滨江院区抢救室

创伤弧菌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嗜温性,在冬天它几乎无法存活,夏天则是它活动的高峰期;二是嗜盐性,其生存繁殖的最佳盐度为0‰ – 18‰,在不含盐或盐度过高的水中都难以生存繁殖。

根据相关文献,感染创伤弧菌后,48小时内死亡率会达到50%以上,如果超过72小时未接受有效治疗,感染的死亡率将会趋近100%。所以,预防和及时急救显得尤为重要。

近几年,赶海正悄然兴起。简单来说,赶海就是在海水退潮时,人们沿着海岸线或踏入浅滩搜寻海洋生物,如贝类、螃蟹、小鱼等。社交网络上有不少人晒出自己的赶海战绩。然而,这种看似惬意的行为,实际上也存在着较高的感染风险。

“赶海热”背后:创伤弧菌感染风险大揭秘 小心!处理海鲜不当或引致命危机

此外,这些海鲜中还可能存在海分枝杆菌,感染后主要会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损害。医生提醒,如果本身就有伤口,海分枝杆菌就可能钻进皮肤里面,引发慢性感染,也就是感染性肉芽肿,出现疙瘩并反复溃烂,治疗起来非常困难。

“赶海热”背后:创伤弧菌感染风险大揭秘 小心!处理海鲜不当或引致命危机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远离“食肉菌”呢?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①捕捉、宰杀、清洗海鲜的时候,一定要戴上防割手套。

②老人、儿童、孕产妇、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等人群,由于免疫力较低,应尽可能少接触未完全烹煮熟的海鲜。

③创伤弧菌可以在气溶胶中存活,并通过空气传播,免疫力低下人群最好少去或不去鱼档、海鲜档等地,尤其是身上有伤口的时候。

④身上有伤口或口腔有伤口时,不要直接接触海水,避免细菌通过伤口进入体内。

⑤若不慎被鱼虾刺伤,一定要及时清创,首先应尽快用流动水清洗伤口,再用75%酒精或碘伏等消毒液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果伤口较深或者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赶海热”背后:创伤弧菌感染风险大揭秘 小心!处理海鲜不当或引致命危机

⑥要正确使用创可贴。创可贴只适用于小切割伤伤口,且使用前伤口要清洗消毒、保持干燥。

⑦及时治疗口腔疾病,尤其在吃带刺、带骨头的食物时要小心,避免划破黏膜。

本文通过刘先生和杭州大爷感染创伤弧菌的案例,介绍了创伤弧菌的感染途径、症状、特点以及赶海存在的感染风险,强调了感染创伤弧菌的高致死率,最后给出了日常生活中预防感染的方法,提醒人们在享受海鲜美味时,要重视处理海鲜的安全问题,做好防护措施,预防感染。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831.html

(0)
WeaverWeaver
上一篇 2025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