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3月中旬以来黄金市场的动态,包括金价的大幅波动、多家银行对积存金业务的调整,同时分析了金价上涨的原因以及对投资者的建议。
北京3月21日消息,自3月中旬起,黄金价格的走势就吸引了众多目光。3月20日,现货黄金价格一路持续攀升,成功突破3050美元/盎司这一关键价位,再度创造了历史新高。然而到了21日,现货黄金在盘中却出现了下挫的情况。
在国内市场,20日当天,周大福、周大生、老凤祥等众多知名金店的足金饰品价格也纷纷突破了920元/克。
(建行官网截图 )
早在3月13日,工商银行就发布了关于个人客户积存金业务调整的通告。通告中提到,将对个人客户积存金业务风险测评进行优化。同时,公告着重强调:“鉴于近期黄金价格持续处于波动状态,建议广大客户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办理积存金业务,避免盲目地‘炒金’。”
近期,多家银行也陆续对积存金业务做出了调整。有的银行选择上调积存金起购金额,有的则下调了黄金账户利率。
宁波银行在3月18日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国内金价波动幅度较大,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黄金积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该行自2025年3月19日起,将积存金起购金额从700元调整为800元,按重量起购克数保持1克不变。如果购买金额不足800元,交易申请将无法成功提交。
(宁波银行调整积存金业务,截图自宁波银行官网)
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家银行上调了积存金产品的最低投资额。比如,工商银行自3月3日起,将如意金积存业务最低投资额(即积存起点金额)从650元上调至700元。兴业银行在2月11日也发布公告表示,计划调整积存金活期及普通定期业务按金额购买方式的购买起点金额,按金额交易时,单次购买、新增定投购买起点由700元起调整为800元起。
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则采取了下调黄金账户利率的措施。其中,招商银行将个人积存金活期、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年化利率分别下调至0.15%、0.25%、0.4%、0.6%、1%,降幅在20 – 58个基点之间。
值得思考的是,2月中旬后一直在2900美元附近震荡的金价,为何在短短一个月后就突然“狂飙”起来?投资者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金价的波动呢?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对此进行了解读。他表示,近期美国公布的消费、制造业PMI等指标都显示出,美国经济下行压力正在不断加大。而且美国的关税政策以及其他国家出台的反制措施,将会进一步对美国经济造成打击,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速有可能陷入负增长。正因如此,国际机构纷纷下调了对美国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市场避险情绪随之升温,这也驱动了黄金价格的上涨。
美国劳工部此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2月CPI同比增长2.8%,为去年11月以来的最低值;核心CPI同比上涨3.1%,为2021年4月以来的最低值。
王有鑫还指出:“从全球流动性环境来看,随着美国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美联储降息节奏可能会再度加快。由于黄金价格与实际利率呈现出强负相关关系,再加上美元指数持续回落、美债风险再度升温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共同对黄金走势形成了支撑。此外,全球新兴经济体央行和私人投资者不断增持黄金资产,也从需求端对金价构成了强有力的支撑。”
不过,他也提醒投资者,黄金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通胀和低增长的环境下,确实受到了投资者的高度青睐。但目前黄金价格在短期快速走高后已经处于历史高位,短期价格波动将会加大。
“目前市场多空力量失衡,短期投机资金占比提高,投资者应合理控制仓位和杠杆率,多元化配置资产,降低非理性追涨下的价格回调风险。”
本文围绕3月中旬以来黄金市场展开,介绍了金价创新高后又震荡的情况,以及多家银行对积存金业务的调整举措。同时分析了金价上涨是因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市场避险情绪升温等因素。最后提醒投资者在金价高位波动时要合理控制风险,多元化配置资产。
原创文章,作者:Gray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