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新疆肉苁蓉产业将迎科技革新大飞跃 新疆肉苁蓉产业:科技赋能,迈向高产高效新时代

未来3年新疆将围绕肉苁蓉产业开展科技攻关,介绍了项目牵头单位、研发团队,分析了肉苁蓉产业面临的问题,阐述了科研人员在四大核心方向的攻关举措,还提及新疆发展肉苁蓉产业的基础以及项目实施的意义。

记者从新疆林业科学院了解到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新疆将聚焦肉苁蓉产业,全面开展科技攻关行动。其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让肉苁蓉鲜品平均亩产从当前的80公斤大幅提升至200公斤,同时把机械化率从目前的20%左右提高到70%,为肉苁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自治区重点研发任务“新疆肉苁蓉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由新疆林业科学院担当牵头重任。该项目联合了新疆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中心、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新疆生命核力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这4家单位,精心组建了一支由41人组成的研发团队。他们计划通过三年的不懈攻关,构建起“良种 + 良法 + 良机 + 多品”的产业发展体系,以此促进肉苁蓉产业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

肉苁蓉作为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在新疆已经拥有了百万亩的种植规模。然而,它也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比如种质退化问题日益严重,病虫害呈现高发态势,机械化率明显不足,深加工环节较为薄弱等。随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生态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未来肉苁蓉的种植面积势必会快速增长,因此产业提质增效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

科研人员将针对肉苁蓉产业的四大核心方向展开集中攻关,分别是种质资源、机械化、深加工以及战略研究。在种质创新领域,他们将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新疆肉苁蓉品质评价体系,精心筛选出肉苁蓉及其寄主植物的优良种质资源,最终实现肉苁蓉鲜品平均亩产从80公斤提升到200公斤的目标。针对机械化方面的短板,科研人员将研制液体接种剂,对造林与采收机械进行升级改造,建立“一茬全采”的种植新模式,从而推动机械化率从20%左右提高到70%,有效破解人工成本高、效率低的难题。在深加工方向,他们计划开发10款以上的保健食品、化妆品及普通食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在产业战略研究方面,将深入探索肉苁蓉全产业链的优化路径以及政策创新的方向。

新疆拥有广阔的沙区面积,这为发展肉苁蓉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好基础。目前,新疆每年肉苁蓉干品的产量达到1万余吨,占据全国年产量的80%以上,形成了环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及准噶尔盆地沙区的3个集中连片产区,对当地农牧民的增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项目联合攻关组负责人刘永萍表示:“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打通肉苁蓉种植、加工、市场的全链条。这不仅能为沙区群众开辟一条新的致富道路,还能为荒漠化防治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预计该项目可带动数万名农牧民就业,形成特色沙产业与生态建设协同发展的新疆样板。”

本文围绕新疆未来3年肉苁蓉产业科技攻关项目展开,介绍了项目情况、产业面临的问题及攻关方向,强调了新疆发展肉苁蓉产业的基础优势,指出项目实施将打通产业链,带动农牧民就业,实现特色沙产业与生态建设协同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505.html

(0)
DelilahDelilah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