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召开的“决战决胜 勇于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展开,介绍了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局等相关部门领导所提及的沈阳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规划与目标。
3月28日,沈阳举行了“决战决胜 勇于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出席这场发布会的有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董玥、沈阳市科技局副局长王勃、沈阳市商务局副局长赵卓青等,他们在会上详细介绍了沈阳未来的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等相关情况。
董玥指出,2025年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胜之年,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在这样的关键节点,沈阳将实施重点产业集群提升工程。以产业集群为重要牵引,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合理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全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具体而言,沈阳将增设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构建起“10 + 1”产业集群体系。着重做大做强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航空、工业母机这3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巩固高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这5个千亿集群的规模。努力推动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集群晋升为第6个千亿集群。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建立“4 + 2 + N”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体系。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标杆示范城市;支持重点企业布局发展智能服务机器人,推进一批产业化项目。力争“10 + 1”重点产业集群规模总量达到1.1万亿元。
除了重点产业集群提升工程,沈阳还将实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工程。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挥自身优势锻长板,弥补不足补短板,强化基础强根基,加快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建设,滚动实施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项目300个。
在科技创新方面,沈阳要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325沈阳模式”,特别是在工业领域推进30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动15项重大技术装备首次研制应用、30个产业基础再造技术创新项目。积极引导企业创新发展,计划新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户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户以上、单项冠军企业5户以上。建设面向制造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化服务机构,滚动培育工业设计中心50个,支持重点企业建设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董玥还提到,沈阳要实施制造业“数字赋能”工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向规模化演进。建立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四个层级的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新培育先进级智能工厂15个以上,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2个以上。推动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深化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链式”数字化转型模式,累计推动700户中小企业“智改数转”。推动“5G + 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建设,打造省级5G工厂、“5G + 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规模达到35个。
在数字经济发展工程方面,沈阳将加快数字沈阳建设,推进18个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力争“四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突破650家、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达到25家以上。建设数据标注基地,聚集数据标注企业50家。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新增共享交换服务300项。建设公共数据资源登记中心,打造15 – 20个数据应用产品。实施“数据要素×”专项行动,建立“数据要素×”场景案例库,加强典型应用场景的孵化和推广。构建人工智能创新体系,提升算法模型能力,开发通用、垂直领域大模型20个,全市智能算力达到1000P。
王勃表示,沈阳要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市。目标是到年底前,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总数达到1850家,科技型企业数量突破3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累计攻克关键核心技术300项。沈阳将加快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沈阳“325”模式,凝练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攻关方向,滚动编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组织实施技术攻关专项,支持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在高端装备、集成电路、医疗装备等重点领域累计攻克关键技术超过300项。
本文详细介绍了沈阳在“决战决胜 勇于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多项发展举措,涵盖重点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科技创新攻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并明确了科技强市的具体目标。这些举措体现了沈阳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上的决心与规划,有望推动沈阳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