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当下乡村赏花旅游,介绍了各地以花为特色推出的乡村旅游线路,阐述了农文旅融合为游客带来的丰富体验,以及乡村旅游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新花样,体现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新趋势。
在当今时代,游客对于赏花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拍照打卡,而是渴望获得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和休闲放松。各地积极响应这一趋势,巧妙地以花为媒介,将乡村所独有的历史文化、非遗技艺以及多彩民俗融入到赏花旅程之中。这种农文旅交融的乡村旅游线路,宛如一场精心策划的盛宴,为游客带来了丰富多样的体验。
从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油菜花海,到神秘圣洁的雪域高原桃花秘境;从古色古香的建园林梅韵雅集,到充满野趣的梯田山野杜鹃烂漫,繁花宛如大自然慷慨的馈赠,是春日热情的邀约。游客们不负这大好春光,以花为媒,纷纷走进乡村,去感受云卷云舒的惬意,欣赏田园山水的秀丽。在这里,他们不仅能探寻一朵花背后的自然密码,更能领略千年花事所承载的文明传承。“农文旅”在这明媚的春日里,如同绚丽的花朵般交融绽放。
花事胜景
“花动一山春色”,在这个充满生机的春天,游客们该到哪里去感受繁花似锦的美景呢?日前,文化和旅游部精心挑选并推出了32条“花期乡遇”主题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这些线路串联起了大江南北的花事胜景,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份“春日限定”的乡村旅游指南。
在四川广元的“春约蜀道赏花”线路中,游客可以在旺苍盐井河大峡谷中观赏到百年高山杜鹃,感受第四纪冰川变迁所留下的独特风貌。游玩之余,还能品尝苍溪梨花酥、雪梨宴等特色美食,让味蕾也沉浸在春日的甜蜜之中。在陕西汉中的“汉家故里油菜花海”,百万亩油菜花宛如金色的波浪涌动,朱鹮在金黄的花田间比翼齐飞,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生态画卷。辽宁的“花乡四溢畅游山海”线路则以辽西走廊为轴,串联起了山海共生的千年传奇,让游客在赏花的同时,领略到大自然的雄浑与历史的厚重。
心动不如行动,游客们纷纷追随春天的脚步,开启了踏青赏花之旅。今年清明小长假,赏花游如期成为了文旅消费市场的一大热点。在同程旅行平台上,踏青赏花相关主题词的搜索热度同比上涨了46%。除了武汉东湖樱园、洛阳牡丹花会等传统赏花目的地持续领跑热度榜之外,新疆伊犁的杏花和西藏林芝的桃花也吸引了大量中长线游客拼假前往。各地前往伊犁和林芝的中转联程航班搜索热度同比上涨了98%。去哪儿旅行网数据显示,清明假期正值牡丹赏花期,以此闻名的洛阳位列国内热门目的地前十;西藏林芝的桃花与雪山同框,成为了高端摄影游的代表;赏花经济还带动了云南昆明、贵州毕节、西藏林芝、江西婺源、江苏无锡等地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了三成。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石潭村的油菜花已经进入了盛花期。白墙黛瓦的徽式民居点缀在漫山遍野的花海之间,共同绘就了一幅春日秀丽的山水画卷。来自北京的游客王亚龙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他表示,在这里暂别城市的喧嚣,感受着花香和茶韵,不仅是一场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次治愈心灵的旅程。繁花胜景为乡村铺就了最美的底色,让乡村旅游变得热闹非凡。近年来,通过农文旅融合,乡村资源被成功转化为特色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据统计,2024年我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到了近9000亿元,成为了旅游业场景创新、业态融合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以花为媒
簪花为饰、咏花言志,江畔寻花、秉烛赏花,当游客走进春日的乡村,就仿佛打开了一幅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斑斓长卷。各地以花为媒,将乡村独有的历史文化、非遗技艺、多彩民俗融入到赏花旅程之中,这种农文旅交融的乡村旅游线路,为游客带来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的丰富体验。
到歙县瞻淇村,游客可以白天赏花,夜晚观鱼灯。这种“赏花 + 非遗”的模式为这个小村落聚集了不少人气。来自湖北武汉的游客王璐在今年春节期间就留意到了瞻淇鱼灯的火爆出圈,借着春游赏花的机会,她特意在瞻淇村停留了一晚,亲身感受这项传承了800年的非遗民俗。夜幕降临,6条鱼灯从村里的祠堂涌向村巷,它们游弋、转圈、跃龙门……“摸摸鱼头,万事不愁;摸摸鱼背,平安富贵;摸摸鱼尾,顺风顺水!”在鱼灯队队员们的吆喝声中,现场游客尽情享受着鱼灯巡游带来的祝福。瞻淇村鱼灯队队长郑冬蛟介绍说,赏花游让瞻淇村在春节之后再次迎来了客流高峰,原本只在正月初二到正月十八才有的鱼灯表演正在探索节假日常态化演出。游客到瞻淇村不光能欣赏到自然风光,还能感受非遗文化,体验手作鱼灯,把古老的文化带回家。
各地乡村都在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的最佳角度。河北邯郸通过“梅香水墨致美东方”梅花节,将传统园林美学、磁州窑文化与梅文化深度融合,邀请游客到此共赴春日的美好时光。游客到湖北开启“体验非遗技艺 寻芳诗画阳新”之旅,不仅可以欣赏到茶花、油菜花、月季花等美丽的花朵,还能体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阳新采茶戏、阳新布贴的独特魅力。在云南,走进“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石屏古城,游客可以在赏花之余,聆听彝族海菜腔那苍劲的歌声响彻云霄,观看烟盒舞明快的节拍踏地生风……
河南大学文化旅游学院教授陈楠表示,近年来,游客的赏花需求已从单纯的拍照打卡转向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和休闲放松。越来越多的游客更加注重沉浸式、互动式的新体验,希望结合当地的历史、民俗、节庆活动来感受独特的氛围。
花样体验
如今的乡村旅游,处处都充满了花样精彩。“陌上花开”铺就了乡村风景步道,让游客在漫步中与繁花亲密接触;“禅房花木”打造了特色乡村民宿,为游客提供了温馨舒适的住宿环境;“玫瑰花田”化作了舌尖上的乡村美食,让游客品尝到独特的花香滋味;“妙手生花”开发了多彩乡村文创,让游客把乡村的美好记忆带回家。
正值春日赏花高峰期,郑燚华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镇经营的民宿生意十分火爆。他说:“当下,乡村旅游成为了热点。民宿作为一种新型住宿方式,一方面可以满足游客休闲度假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乡村民宿早已不再单纯是游客休憩落脚的地方,而是变成了乡土文化重要的体验地。郑燚华介绍说,民宿是由传统村宅改造而来的,游客在其中可以沉浸式感受徽戏、徽墨、鱼灯等原汁原味的本地文化。民宿除了吸纳25名村民就业之外,还把当地优质的农副产品包装成伴手礼向住店客人重点推介,自去年12月至今,已销售当地土特产超过10万元。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不仅中老年人喜爱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将乡村视为疗愈心灵的乐土。他们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拍照打卡,而是希望在更多元的业态中丰富体验、收获情绪价值。黄山市徽物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谢一威从事旅游开发工作已经有10多年了,他敏锐地观察到,很多江浙沪的年轻游客喜欢周末到皖南乡村休闲,但是古镇、乡村传统又千篇一律的商业业态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2023年,他和团队从上海回到家乡安徽,在古老的西溪南村打造了一个具有现代气息的文化空间,游客可以在此进行绘画创作、书籍阅读。团队还把皖南极具特色的美景、美食、特色文化转化成一件件可以带走的文创产品,这里已然成为吸引年轻游客的消费新空间。谢一威说,乡村旅游需要新业态的赋能,用更贴切的方式呈现乡村独有的魅力。
本文围绕春日乡村赏花游展开,介绍了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展示了各地花事胜景吸引大量游客。强调了农文旅融合的模式,将乡村文化、非遗等融入赏花游,满足游客更深层次需求。同时,阐述了乡村旅游在住宿、文创等方面的花样体验,体现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活力和多元趋势。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