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延吉市三道湾镇,介绍了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具体举措和成效,涉及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生态改善等多个方面,并展示了未来持续推进的决心。
近年来,延吉市三道湾镇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积极开展探索与创新。它巧妙地把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起来,在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生态改善等多个维度同时发力,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如今,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新画卷正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
为了让民族团结“有形、有感”,三道湾镇大力营造浓厚氛围。比如黑木耳项目的建设,就实现了各民族同胞在家门口打工的愿望。
在产业发展领域,三道湾镇积极推行“民族团结 产业振兴”模式,全力推动现代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支边村充分借助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组织优势,成功建成了食用菌种植基地。这一举措让10余户各族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每人每年能够增收4000余元。与此同时,镇里还积极鼓励脱贫户发展庭院种养殖小微产业,发放了7.71万元的扶持补贴,帮助各族同胞年均增收800元以上。而东沟村则成功转型,成为了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游、研学游、体验游等乡村旅游项目,并与文旅企业联合运营,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3万元。
在文化建设方面,“民族团结 文化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三道湾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现代文明为指引,致力于筑牢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融入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精心打造了2处主题长廊,新增了30余处宣传点位,让优秀传统文化变得直观可感。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积极开展各类宣讲及文体活动。今年已经累计举办广场舞表演、趣味运动会等56场次,600余人次参与其中,进一步坚定了全镇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此外,三道湾镇还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广泛开展文体活动。支边村的平菇项目日产300公斤,带动了10余个就业岗位。
在生态环境改善上,三道湾镇积极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扎实落实“绿美延吉”行动。中心村、支边村新建了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游园,新增绿化面积800平方米。镇里专门成立了志愿服务先锋队,多次深入各村开展庭院整治和卫生清理活动。今年已经累计出动19次,清理乱堆乱放12处、垃圾3吨。而且,美化村屯道路工程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计划发放300余斤草籽、花籽,种植各类花草2万棵,美化村路4000延长米,新增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努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三道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乡村振兴紧密相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为延吉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力量。
本文介绍了延吉市三道湾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生态改善等方面将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做法与成效。通过一系列举措,不仅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丰富了文化生活、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增强了各族群众的团结和凝聚力。未来,三道湾镇将继续推进相关工作,为延吉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添砖加瓦。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