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首个关于真菌感染检测和治疗的报告,指出当前应对侵袭性真菌感染面临药物和诊断工具严重短缺的问题,还阐述了真菌感染带来的公共卫生挑战、不同类别真菌感染的致死率情况,以及新抗真菌药物研发现状和现有治疗方案存在的诸多问题。
据新华社日内瓦4月2日消息,世界卫生组织于1日发布了首份关于真菌感染检测和治疗的报告。该报告着重强调,当下应对侵袭性真菌感染时,药物和诊断工具处于严重短缺的状态,迫切需要通过创新研发来弥补这一空白。
世卫组织发布的公报表明,真菌感染正逐渐演变为一个愈发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常见真菌感染对治疗药物的耐药性正在不断增加,而这些感染对患有严重基础疾病以及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影响更为显著。
世卫组织的“重点真菌病原体清单”(FPPL)分为“极度重要”“高度重要”和“中等重要”这3个类别。其中,被列为“极度重要”类别的真菌感染致死率可高达88%。世卫组织指出,由于诊断工具匮乏、抗真菌药物供应有限,再加上新疗法的研发过程既缓慢又复杂,使得应对真菌感染充满了挑战。
报告显示,在过去的10年里,仅有4种新的抗真菌药物获得了美国、欧盟或中国监管机构的批准上市。目前,有9种抗真菌药物正处于临床研发阶段,旨在对抗最具健康威胁的真菌。不过,仅有3种候选药物处于临床研发的最后阶段,这意味着未来10年内这类药物获批的数量将会很少。此外,尽管有22种药物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但考虑到早期药物研发阶段存在的高失败率、风险和挑战,这一数量远远无法满足临床的潜在需求。
报告还强调,目前的抗真菌治疗方案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严重的副作用、频繁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剂型有限以及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等。与此同时,针对由重点真菌病原体引发严重感染的抗真菌药物不足,特别是儿童适用的治疗方案尤为缺乏。
世界卫生组织首份真菌感染检测和治疗报告揭示了当前应对真菌感染面临的严峻形势,包括药物和诊断工具短缺、新药物研发不足以及现有治疗方案存在诸多问题等,凸显了创新研发以应对真菌感染的紧迫性。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