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菜鸟驿站这一行业,通过李德、陈丽、老余、何磊等多位从业者的经历,深入剖析了菜鸟驿站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派费降低、快递被抽、罚款、客源分流等诸多困境,同时也探讨了增加商业、自动化等转型方式。
“有口饭吃,但是吃不饱。”半年前,来自甘肃天水的李德接手了一家位于青海西宁的菜鸟驿站,本以为能结束不稳定的打工生活,可现在却急着将其转出去。
几年前,李德夫妻俩来到西宁打工。为了有个稳定的营生,他们拿出多年积攒的十几万积蓄,盘下了这家菜鸟驿站。起初,李德对这门生意满怀信心,他重新租了一间更大的门店,还花费几千元购置自动取件设备,对驿站进行了一番改造。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李德租的门店是地下室,每天上午是最忙的时候。虽说不用去站点拉快递,但快递员把货送到门口后,他们得跑上跑下搬货,然后进行入库,将货物一一摆放到对应的置物架上。他的驿站周边有四个小区和两个单位,位置看似不错,可要求送件上门的人也不少。“两个单位的快递都得送货上门,小区里有些‘难缠’的客户同样如此,不然就要吃投诉。”李德无奈地说。如今,他已经雇了一名员工,但由于送货上门的快递太多,不得不考虑再招一名。
李德仔细算了一笔账,目前派件平均每天约1500票,派费是0.5元,再加上寄件收入,一个月总收入大概24000元。但房租要4000元,两名员工工资7000元,还有罚款、信息费等各种支出约1000元。这样算下来,夫妻两人每月能赚12000元,在西宁不算低。可做快递驿站几乎全年无休,每天工作时长基本都在12个小时左右,根本无暇照顾家庭。再加上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他们最终决定转让驿站,回老家去。
像李德这样把菜鸟驿站当作人生“落脚地”的人不在少数,但现实却很残酷。很多人最终只能放弃,另寻出路。那家空下来的菜鸟驿站,正等待着新的“候鸟”到来,可谁也不知道新“候鸟”又能坚持多久。
天津的陈丽经营着一家菜鸟驿站,闲暇时她会在抖音开直播,给准备转让或接手驿站的网友提供建议。对于从未接触过驿站业务的小白,她总是建议:“能不干就别干,还不如找个班上。”
陈丽通常从派件、派费、寄件、房租、人工、处罚等方面分析一个驿站是否值得接手。经她计算,市面上正在转让的菜鸟驿站利润普遍只有几千元,多的有6000 – 8000元,少的只有2000 – 3000元,回本周期普遍在一年以上。在一次直播中,她连麦到郑州的一位驿站老板,其店月利润8000元,转让费要价8万元,这让直播间的河南网友们纷纷联系转让人沟通转让事宜,外地网友只能羡慕感叹。
菜鸟驿站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派件和寄件。但大部分寄件客户因退换货需求,多选择在App上下单让快递员上门取件,所以绝大多数驿站的寄件客户非常少。“如果是在线上下单,我们能赚2元左右,如果到店里来寄,能赚5元。”李德说,寄件虽更赚钱,但数量有限,他的驿站作为拼多多退换货合作站点,每天寄件量也只有30件左右。
派件的派费虽比不上寄件,但能带来较为稳定的收入。各地派费有所不同,通常在0.3 – 0.5元/票,只有上海、新疆等极少数地区能达到1元/票以上。也有驿站老板选择去站点拉货,这样派费能达到0.6 – 0.7元/票,但相应地人力成本也会增加。
陈丽常说,做驿站其实就是“付费上班”。所谓的利润,其实就是加盟商自己的工资,相当于花几万甚至十几万给自己买了份没“五险一金”、还得自担风险的工作。有时候,这份工作甚至可能是“贴钱上班”。陕西咸阳的老余,去年冬天在一个新小区开了家菜鸟驿站,几个月做下来,每月都亏1000多元。他每天派件只有200票左右,派费0.3元/票,可房租每月就要2500元,再加上信息费等费用,根本赚不到钱。这和他的店选址也有关系,该小区是回迁房小区,9栋高层目前只住了100多户居民,且其他未住人的新房也没有装修迹象。老余进退两难,继续做每月亏损,不做前期投资又打了水漂。
曾经靠着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店就能月入过万的时代早已过去。截至2022年,全国菜鸟驿站数量就超过17万家,现在随便一搜,到处都是正在转让的驿站,有的甚至半年就易主一次。这些转让信息的背后,是一个个无奈离场的普通家庭。
沈阳的何磊打算接手两家位于乡镇的菜鸟驿站,一家在山上,一家在山脚。对于山上的居民来说,驿站是“刚需”。“我这几年一直在外面打工,工作换得勤,妻子生完孩子后也没找到工作,所以想接手驿站。”何磊计算,两家驿站转让费9万,派件量1200票,派费0.45元/票,虽然要自己从山下拉货上山,但两人一个月能赚1万,不到一年就能回本。从家庭实际情况和经济账来看,接手这家驿站对何磊夫妻俩是个不错的选择。但陈丽提醒,风险在于“降派费”和“抽件”。
“该降的基本都降完了,今年开年就开始降派费了。”陈丽表示,后续仍有降派费的可能,3毛的基本降完,4、5毛的还有下降空间。去年3月快递新规实施后,快递末端派费不增反降,当月就有快递员反映派费降了1毛,这压力也传到了驿站。今年3月,部分菜鸟驿站又收到降派费通知,下调金额在0.05 – 0.1元/票不等,这让驿站老板们叫苦不迭,开始怀疑是否还要继续做下去。
“抽件”多发生在同行竞争中。比如原老板转让驿站后,在附近重新开店并带走所有快递资源,或者附近有新驿站出现,快递公司转而与之合作。李德为避免被抽件,给除邮政、顺丰和京东外的每家快递都交了5000元押金,这意味着他多投入了3万元。但陈丽认为,缴纳押金并不能完全规避“抽件”风险,“利益面前没啥原则”。
除了同行竞争,其他人也来分一杯羹。李德驿站附近小区的便民超市,地理位置好,还能营业到晚上12点,方便客户取件。很多不方便取件的客户要求快递员把快递放到超市,快递员为避免投诉只能照做,李德对此毫无办法。
“罚款”也是压垮驿站加盟商的因素之一。现在李德的驿站每月还有100多元罚款,不过比刚接手时好多了。“主要是虚假签收被罚,比如入库入错地址,或者取错件。”他说,“关键看自己怎么干,有问题及时和收件人沟通,能减少不必要的投诉。”事实上,店主们抱怨菜鸟驿站被罚名目繁多,各快递政策不同,不按时入库、服务态度不好、未按规定电联客户或送货上门等都要罚款,一次罚款金额在50 – 500元不等,即便经验丰富的“老手”,每月也少不了三五百的罚款。
客源不断被分流,派费降低、罚款又不断“抽水”,菜鸟驿站店主们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亏损中的老余,今年年初开始尝试增加驿站“商业”。他在门店空余位置摆放饮料、食品等小商品售卖。驿站业务能带来流量,带动了小商品的销量。现在老余正考虑在小区门口租门面房,同时经营驿站和超市业务,但小区门口门面房租要7000元,远高于小区内的2500元,这让他十分纠结。
陈丽同时经营着超市和驿站,她建议准备加商业的驿站老板,“最好不要加水果之类的,损耗大,新手也难拿到比市场更低价的水果”。目前菜鸟驿站常见的加商业方式有售卖零食百货、水果蔬菜、干果炒货等,或者增加打印机等便民设备,也有老板选择增加团购业务。大多数驿站位于社区内部,有做团购的地理优势,且驿站聚集的流量能解决社区团购引流难的问题。不过,菜鸟驿站联合大润发上线的“驿发购”社区团购业务后来不了了之,现在做团购的老板基本都是自己找外部团购资源。
有的老板为增加收入拯救驿站,有的则选择“自动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李德接手驿站后,花2000元买了一台自动出库设备,省了不少事。“原来没有这设备,客户报取件码后我们帮忙找件,高峰期客户排队都排到马路边了。现在客户自己根据取件码去货架取件,扫描机器就能拿走。”他说。现在还有更“自动化”的方式,即加装LED灯条。入库时,老板扫描灯条条码即可,省去打印贴码环节;客户取件时,手机扫码“一键亮灯”,快递上的智能灯条就会亮灯并发出提示音,能迅速定位包裹位置。但加装灯条成本较高,有老板晒出的订单显示,1485元套餐可买150个灯条,每个灯条成本9.9元。对于像李德这种每天派件1500件的驿站老板来说,要多投入上万元成本。因此,在驿站赚钱形势不佳的情况下,很多老板不愿再投入改造驿站。
“以后也不确定是啥情况。”陈丽常念叨这句话,她深知,无论未来如何,都要先活下去。
本文通过多位菜鸟驿站从业者的真实经历,全面展现了菜鸟驿站行业当前面临的困境,包括盈利难、派费降低、快递被抽、罚款、客源分流等问题。同时也介绍了从业者们为应对困境所采取的增加商业、自动化等转型方式,但这些方式也面临着成本高、效果不确定等难题。整体反映出菜鸟驿站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运营环境下的艰难生存现状。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