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全国人大代表郑圣刚推动降低交通物流成本展开。介绍了他的建议及相关部门的积极响应,包括开展调研、出台文件等。还讲述了湖南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效。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沙铁路办事处党委书记兼主任郑圣刚的心中,一直怀揣着一个愿景。他期望能够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交通优势,将其转化为强大的物流优势,进而凭借物流优势催生出产业聚集效益。具体而言,就是要在货场周边积极打造临港经济与临站经济,达成生产与运输的无缝衔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与此同时,他大力倡导推动铁路专用线延伸至厂区、港区以及园区。
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郑圣刚郑重提交了《关于打通多式联运“中间一公里”进一步促进物流降本增效的建议》。此建议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2024年9月4日至6日,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迅速组织相关机构成立联合调研组,先后奔赴湖南怀化、岳阳等地开展专题调研工作。
令人惊喜的是,这份建议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牵动了多个部门。仅仅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打通交通物流堵点卡点重点项目清单》便应运而生。这一成果让郑圣刚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重大意义。
2024年,与降低物流成本相关的政策文件密集出台。例如,在202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明确了5个方面共20项重点任务,旨在全面促进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提出了6个方面18项重点任务,大力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回顾过去的2024年,郑圣刚一直关心的“降低交通物流成本”这一话题得到了快速推进与解决。郑圣刚长期深耕于铁路运输领域,他敏锐地察觉到铁路运输存在的短板——很难实现“门到门”的运输服务。虽然铁路具备运价优势,但是如果货物两端的装卸以及短倒费用过高,那么铁路的运价优势就会被极大地削弱。
针对当前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郑圣刚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包括加快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动信息共享和标准衔接、加强市场监管和市场运作、促进要素升级和产业聚集等。
郑圣刚透露,交通运输部对他的建议高度重视,并结合实际工作积极采纳推进。湖南省和广铁集团为此专门成立了工作专班,深入研究铁路货运如何实现提质增效,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郑圣刚以湖南省岳阳市城陵矶为例,介绍了其探索出的一条优化水铁联运、降低物流成本的成功且可复制推广的道路。具体做法包括:同比例降低港口费用和铁路运费;港口和铁路双方调度合署办公,实现船期信息、货物信息和铁路车辆信息的共享;同步改造设备和改进作业方法,港口改造吊装设备,安装皮带轮将货物直接运送装入铁路货车,铁路将检车工作由车站移至港口。
郑圣刚表示,通过这些措施,作业效益实现了翻倍增长,港口装车数量从原来的每天7列提升至15列,大大降低了钢铁厂和发电厂的物流成本,为湖南省运煤保电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4年年初,湖南省委、省政府与广铁集团以“促进湖南铁路物流扩量增效”为主题开展联合调研,并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随后,湖南省发展改革委下发了《湖南省2024年铁路物流扩量增效工作要点》,强化运输结构调整,大力推动“公转铁”。
郑圣刚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透露,2024年湖南省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同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他对这一成果感到非常满意,认为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通过郑圣刚的建议,许多反映人民群众意愿的诉求正逐步变为现实。交通运输部答复函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围绕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的要求,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信息互联共享;推动企业合作建设集装箱循环共用服务体系。
交通运输部还表示,将吸收郑圣刚关于加快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发展多式联运的建议,稳步提升交通物流整体运行质效,持续推进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提高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水平。目前,北方沿海主要港口煤炭集港已全部改为铁路和水运,铁路、水运在营业性货运量中的占比持续提升,多式联运组织模式也在加快推广应用。
本文围绕全国人大代表郑圣刚提出的降低交通物流成本建议展开,介绍了建议提出后相关部门的积极响应与行动,包括开展调研、出台政策文件等。还阐述了湖南在优化物流模式、降低成本方面的实践及成效。郑圣刚的建议不仅推动了多式联运的发展,也切实降低了社会物流成本,提升了交通物流整体运行质效。
原创文章,作者:Gray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3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