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先行,绘就民和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新蓝图,可靠电力保障,民和经济社会腾飞正当时

本文聚焦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讲述了国网海东供电公司通过电网升级、服务提质等多方面举措,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提供可靠电力保障和优质服务的故事。

当春天的脚步悄然踏上青海东部大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在特色农业园里,现代化的温室大棚犹如璀璨的明珠,在温暖的阳光下闪耀着光芒,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工业园区内,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激昂的乐章,生产线飞速运转,奏响了经济发展的最强音;乡村田野间,电力灌溉设备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为春耕备耕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动力,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而这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离不开可靠电力保障的坚实支撑。

近年来,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始终秉持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以可靠的电力供应和优质的服务,为全县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能,成为推动民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电网升级,提供经济发展“硬支撑”

2024年11月10日,对于民和县的许多群众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实施的民和县26个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全面完成通电。在这个浩大的工程中,新建了10千伏及以下线路22.11千米,如同一条条银色的丝带,将光明送到每一户人家;加装变压器22台,为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保障。此次通电工程惠及群众1137户,各安置点户均配变容量达到5.74千伏安,较原建设标准提升了2.6倍,实现了民和南部电网超前10年发展建设的显著跨越,为当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4年,国网海东供电公司紧紧抓住配电网网架优化提升工作推进和灾后安置点通电工程建设的契机,依据《民和县配电网网架优化提升工作实施方案》,投资2.74亿元,精心完善储备网架优化、老旧小区改造、智能化完善等各类项目104项。这些项目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客户用电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投资1488.3万元,完成7项融资租赁项目,加装238台智能分界开关,为建成智能化配电网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这是一句深入人心的话语。作为青海省东部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民和县近年来产业发展迅速,用电需求也持续增长。为了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对电力的迫切需求,国网海东供电公司积极主动争取电网投资,加快推进民和地区电网建设改造升级的步伐。

“十四五”期间,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在民和县110千伏及以下电网投资合计1.56亿元,其中35千伏项目投资0.3281亿元,10千伏项目投资1.2353亿元。实施35千伏电网建设项目2项,10千伏配电网建设项目51项,新建及改造杆塔2987基,新建及改造10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241公里,新建及改造变压器112台。这些实实在在的投入,为民和县的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让民和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电力先行,绘就民和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新蓝图,可靠电力保障,民和经济社会腾飞正当时

国网海东供电公司电气试验班康志强、王庆库在民和县110千伏米拉湾变电站开展带电检测。李永鹏摄

民和县工业园区青海濮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史道明深有感触地说:“电力供应稳定,我们的生产线才能开足马力。从项目落地到投产,供电公司全程跟进服务,为我们解决了用电难题,让企业发展更有底气了。”

服务提质,打造营商环境“软实力”

2月18日,国网海东供电公司的员工们来到青海卓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走访。他们深入了解客户石墨化项目的用电需求,仔细排查用电安全隐患。卓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生福感激地说:“你们的服务太给力了,刚过完节就来为我们进行用电排查,我们可以安心生产了。”

卓达石墨化项目位于民和县工业园区,是青海省产业优化升级的重点项目。自2021年6月入驻民和县工业园区以来,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安排专人定期对接客户,建立了常态联系机制,为卓达石墨化项目的生产用电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民和工业园始建于2007年,是青海省15个重大产业基地之一,现有各类生产企业64家。近年来,民和县工业园区紧紧抓住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园区企业的用电需求不断增长。考虑到企业发展规模和用电需求,为了助力园区重点项目早投快运,2024年以来,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建立了重点负荷“项目长”“双经理”工作机制。他们紧密开展与地方政府、管委会以及客户的联系沟通,坚持问需于企的工作原则,全量收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用电需求,为重点客户开辟“绿色通道”,进一步优化了供区用电营商环境。

优质的供电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大力推广“网上国网”APP等线上服务渠道,实现了客户办电“刷脸办”。同时,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电力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用电方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民和县兴润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马生福对供电服务赞不绝口:“现在办电通过‘网上国网’APP就能一键申请,真是太方便了!”

乡村振兴,点亮百姓幸福生活

自2024年以来,海东市民和县紧紧抓住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的机遇,深入挖掘高原粮仓、瓜果之乡、蔬菜基地、拉面之源的潜力,持续丰富“农牧联动、草畜结合”的民和循环农业新内涵,努力让民和成为兰西城市群市民的果园子、菜篮子、肉铺子。

电力先行,绘就民和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新蓝图,可靠电力保障,民和经济社会腾飞正当时

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官亭供电所员工鲍呈润和同事在民和县中川乡向阳村特巡10千伏清一路向阳分支001号公网变,保障春耕备灌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李永鹏

近年来,民和县积极打造万亩设施果品、“黄河彩篮”等5个果蔬设施基地园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建成“一村一品”产业村125个,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基地19个,培育农畜产品企业15家,全县共注册各类合作社1535家,建成保鲜库17座、库容达3.4万立方米,农产品附加值大幅增加。

“产业发展,电力先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电力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加快农网改造升级进度,实施台区低压线路改造,解决了负荷快速增长产生的电网局部过载、县域电网与主网连接薄弱等突出问题,满足了用户用电需求。同时,该公司对辖区内种植、养殖基地开展“保姆式”上门服务,深入了解用电和供电服务需求,耐心讲解安全用电知识,保障了农畜产品生产的稳定用电。

此外,国网海东供电公司依据历年负荷增长变化趋势,提前开展高峰负荷预测,入户摸底调查,详细了解温棚用户电器配置和使用情况,建立配电线路和配变设备的预警档案。对辖区农配网设备、线路进行了全面排查,开展变压器负荷测量工作,及时调整开关保护定值,保证连续、可靠供电。更换受损的高压保险丝、台区漏电保护器,做好应急预案,备齐备件,确保线路、设备故障后,抢修工作能迅速启动。

抢抓春耕春灌、秋收生产时间节点,近年来,国网海东供电公司组织员工深入田间地头、提灌站所,积极开展用电安全宣讲,指导排查生产用电安全隐患,并在服务窗口开辟农业用电“绿色通道”,加快用电报装、增容手续的办理速度,保障春耕、秋收用电不断、办电无忧。

国网民和县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坚定地表示:“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为民和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电网力量,助力绘就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新画卷。”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网海东供电公司通过电网升级、服务提质、助力乡村振兴等多方面举措,为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和优质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营商环境优化,展现了电力企业在地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948.html

(0)
RobertRobert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