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老年人遭遇的各类诈骗现象,通过75岁老太领免费鸡蛋后被诉等具体案例,详细介绍了免费领物、以房养老、养生保健、文玩收藏等常见诈骗手段,并给出老年人防骗指南以及需警惕的诈骗软件变种,旨在提高老年人的防骗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由于信息获取渠道有限、防骗意识相对薄弱,往往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近日,一起“75岁老太拿身份证领免费鸡蛋后被诉”的事件,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这位75岁的张彩凤老人,在菜市场买菜付款时,遭遇了一件让她十分困惑的事情——自己的银行卡竟然无法支付。她赶忙前往银行询问,得到的答复如同晴天霹雳:银行卡被法院要求冻结,原因是她被起诉了。而这一切的起因,竟然是看似平常的“领免费鸡蛋”。
原来,在山东德州的一个村庄里,一群陌生人向当地老人发放了这样一张传单:“凡是准时参加活动者,可免费领取鸡蛋10个。”对于节俭的老人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消息。很快,老人们便纷纷来到活动现场。
然而,到了第七天,情况急转直下。现场的老人们纷纷交了少则100元多则4000元后,5名工作人员便以拿礼品为由,匆匆收拾物品驾车离开了现场,直到天黑也没有回来。此时,老人们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除了“免费领鸡蛋”,骗子们还有各种各样的手段诱骗老年人入“坑”。比如“免费领菜”“免费聚餐”等。
参加免费领菜免费聚餐,聚餐结束花了2万多
82岁的李先生接到一个电话,对方邀请他参加免费聚餐,还有免费的蔬菜可以领。聚餐中,大家聊起一款“神药”,称能治疗许多种疾病,在市面上轻易买不到。
所谓的“老人免费聚餐活动”,其实都是骗子一手策划的。老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都是骗子通过“免费发鸡蛋”让老人填写信息获取的。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其他常见的老年诈骗手段。
“以房养老”骗局
不法分子以“以房养老”为名,诱骗老年人办理房产抵押,再把借来的钱拿去买其所推荐的理财产品。一旦资金链断裂或公司跑路,老年人将面临高额债务,无力偿还“借款”时,房子将被收回,最终落得个房财两空的下场。
“养生保健”骗局
不法分子以免费体检、领取奖品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专家义诊”等活动,以“祖传秘方”等为噱头,虚构或夸大产品功效,诱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
“文玩收藏”骗局
不法分子以帮助老年人拍卖其收藏品为诱饵,虚构高价,诱骗老年人委托代为拍卖,收取高额“服务费”;或者是将一些工艺品冒充为高档收藏品,虚假承诺短期内会有较大增值空间,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
📝老年人防骗指南
1. 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贪图小恩小惠;
2. 不轻信陌生来电,尤其是电话中要你转账汇款的,务必要多方核实;
3. 妥善保管个人信息,不将资料泄露给陌生人。
📢 诈骗软件又有新变种📢
除了以上骗术须警惕,诈骗软件又有新变种。以下五款App都是诈骗软件,请您:不下载❌️ 不安装❌️ 不使用❌️
转到家人群!让家里老人别踩坑
本文通过75岁老太领免费鸡蛋后被诉这一事件,引出了多种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手段,如免费领物、以房养老、养生保健、文玩收藏等骗局。同时给出了老年人防骗指南以及需警惕的诈骗软件变种。提醒老年人要提高防骗意识,不贪图小利,谨慎对待陌生信息,家人也应多关心老人,帮助他们远离诈骗陷阱。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