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私募范达完成备案登记一事展开,介绍了范达私募的基本情况,包括其公司背景、人员配置等,同时阐述了国内外资私募的整体发展现状,如数量、规模分化等问题。
在国内资管行业的大舞台上,又有一家外资私募闪亮登场。
近日,范达私募顺利完成备案登记,成为2025年首家成功备案登记的外资证券类私募。这一举措使得外资私募阵营进一步壮大。范达集团是一家实力强劲的精品资产管理公司,它总部设在美国,投资版图覆盖全球市场,其全球资管规模超过千亿美元,在国际资管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国内资管市场上已经有桥水、瑞银、英仕曼等35家外资私募完成备案。不过,证券类外资私募的发展现状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整体规模普遍偏小,在众多外资私募中,仅有桥水的规模超过100亿元。
范达私募完成备案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信息显示,范达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范达私募”)已于3月26日在协会完成私募管理人登记。这也是今年以来首家完成登记备案的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10月,注册资本为2500万元,是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其实际控制人为范达集团有限公司(Van Eck Associates Corporation),拥有100%的控股权。
范达私募目前拥有7位全职员工,其中6位已经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投资总监、投资经理尤柏年是一位公募老将,投资经理年限超过10年。
尤柏年有着丰富的从业经历,他曾就职于鹏华基金、华宝基金、澳大利亚BConnect咨询公司、澳大利亚Synax Systems公司,有着多年海外机构投资、金融工程工作经验,主要负责海外产品管理。在2024年2月加盟范达私募之前,他担任星纪资产行政部总经理助理。
从官网资料可知,范达集团由约翰·范达于1955年创立,是一家专注于全球市场投资的精品资产管理公司,同时也是美国共同基金管理人,还是全球最大ETF管理人之一。其总部位于美国,并且在中国、澳大利亚、德国、荷兰和瑞士等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范达全球资产管理规模约1138亿美元。
范达集团的现任总裁、首席执行官、董事会成员范励翔(Jan F.van Eck)于1992年加入公司,1998年进入范达执行管理团队,2006年开创了范达的ETF业务。
外资私募扩容至35家,规模普遍偏小
自2017年富达成为首家完成外资私募登记的机构以来,一批海外知名机构纷纷获得资质并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经过4年多的发展,外资私募队伍不断壮大,然而各家机构之间的发展现状却存在明显差异。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国内已有桥水、瑞银、英仕曼等35家外资私募完成备案。从备案登记日期来看,2017年到2022年是证券类外资私募备案登记的高峰期,尤其是2020年,完成备案登记的证券类外资私募多达8家。不过,自2023年以来,证券类外资私募登记速度放缓,2023年和2024年备案登记的证券类外资私募均仅有1家。
此外,证券类外资私募普遍规模较小。在当前备案存续的35家证券类外资私募中,有24家管理规模在0 – 5亿元,占总量的68.57%。
从不同管理人来看,管理规模超过10亿元的有4家,分别是润晖投资、毕盛投资、安中投资、瑞银投资;元胜投资、英仕曼(上海)投资、雷根资产等三家私募规模为20亿 – 50亿元;德劭投资、腾胜投资的规模为50亿 – 100亿元;桥水(中国)投资则是唯一一家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的证券类外资私募。
有业内人士表示,整体而言,各家外资私募的发展近况差异较大。像德劭、Two Sigma旗下的腾胜,还有元胜等知名量化巨头,旗下产品认购积极性较高,管理规模排在行业前列;而有些公司业务开展并不顺利,规模迟迟停留在10亿元以下。
桥水能够取得突出成绩,是因为其全天候策略非常适应中国市场,年化回报比不少海外同类机构更为出色。在来华展业的第三年——2021年底,桥水获得渠道的大力推荐,一周就募资近80亿元,规模成功突破百亿元。
本文介绍了2025年首家完成备案登记的外资证券类私募范达私募的基本情况,包括其公司背景、人员构成等。同时分析了国内35家外资私募的发展现状,指出证券类外资私募存在规模普遍偏小且发展分化的问题,部分知名量化巨头发展较好,而部分公司业务开展遇阻。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9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