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体重稳定与长寿的关系、如何判断肥胖以及国家发布的减肥指南展开,详细介绍了相关研究成果和具体的减肥方法,为追求健康长寿和合理减重的人们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用建议。
在健康养生的话题中,体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你知道吗?相对于那些体重忽胖忽瘦的人,体重能保持稳定的人,更有可能活到90岁!同时,国家版减肥指南也为大家带来了科学减肥的“秘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01 体重稳定更长寿
2023年8月,《老年学杂志》发表了一项引人瞩目的研究。该研究发现,体重能够保持稳定的人,拥有更高的几率活到90岁。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体重就像是生活方式的一面镜子。通常情况下,那些能保持体重稳定的人,饮食比较均衡,既不会过度摄入高热量食物,也不会节食导致营养不均衡;运动较为规律,可能每周都会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锻炼;睡眠质量良好,能保证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心态也比较积极乐观,面对生活中的压力能够合理调节。而这些因素,都与长寿息息相关。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深入的研究,他们聚焦于老年女性短期(3年)和长期(10年)体重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90岁、95岁和100岁生存率之间的关联。研究纳入了54437名年龄在61~81岁的女性,在研究开始时、第3年和第10年,分别对她们的体重进行了测量。研究人员将参与者的体重变化分为3类:
1. 体重减轻(比基线减少≥5%)
2. 体重增加(比基线增加≥5%)
3. 体重稳定(比基线变化<5%)
最终研究结果显示,有30647名女性(56%)至少活到了90岁。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体重稳定的女性,更有可能活到90岁及以上。具体来说,体重保持稳定的人,与体重减轻5%或更多的女性相比,长寿的可能性是前者的1.2~2倍。而体重减轻≥5%的人,与90岁、95岁和100岁的生存率相关性较低;体重增加≥5%的人,与90岁、95岁和100岁的生存率无关。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体重保持稳定固然是最好的,但在保持稳定之前,首先要评估自己属于过瘦还是过胖。如果已经处于过瘦或者过胖的状态,那么需要先调整体重到正常值,再努力保持体重稳定。
02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肥胖
超重和肥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肥胖的遗传基因,那么个体肥胖的几率可能会相对较高;饮食方面,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饮食容易导致体重增加;身体活动水平也是关键因素,缺乏运动、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使身体消耗的能量减少;生活习惯,如熬夜、睡眠不足等也可能影响新陈代谢;此外,社会环境的改变,如周围的饮食文化、工作压力等也会对体重产生影响。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常用标准。其计算公式为:BMI = 体重(kg)/身高(m)²。
● 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在18.5~24之间。
● BMI在24~28之间被定义为超重。
● BMI达到或超过28就是肥胖。
其中,又根据BMI分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以及极重度肥胖。
但需要注意的是,BMI虽然计算简便,但存在一定局限性。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他们的身体机能有所下降,肌肉含量可能较低;运动员,由于经常锻炼,肌肉含量较高,单纯使用BMI来评估肥胖可能不准确,需要联合体脂率、腰围等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03 国家喊你减肥啦!
很多人在减肥过程中会遇到减重反弹的问题,这往往是因为减重方案不合理导致的。比如节食减肥,虽然短期内体重可能会快速下降,但这种方法难以坚持,一旦恢复正常饮食,复胖就不可避免。
最基础的减重方案是饮食和运动干预,这种方案适合所有超重及肥胖人群。减肥要循序渐进,较为理想的减重目标应该是在6个月内,减少当前体重的5%~10%,合理的减重速度为每月减2~4公斤。
健康减肥怎么吃:
此前,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为大家提供了科学减肥的饮食指导。这份食谱十分贴心,它细化到了全国不同地区的食谱示例,并备注了食谱的“总能量”。
例如,东北地区的春季食谱有“铁锅炖鱼”“菜包饭”,西北地区的食谱里有“臊子面”“油泼面”。
在食物选择上,有以下这些建议:
● 鼓励主食以全谷物为主,适当增加粗粮并减少精白米面摄入,这样可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
● 保障足量新鲜蔬果摄入,但要减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含量蔬菜摄入,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
● 优先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食材,如瘦肉、去皮鸡胸肉、鱼虾等,既能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又能减少脂肪的摄入。
● 优先选择低脂或脱脂奶类,满足身体对钙等营养物质的需求。
每天具体吃多少:
● 控制总能量摄入和保持合理膳食是体重管理的关键。控制总能量摄入,可基于不同人群每天的能量需要量,推荐每日能量摄入平均降低30%~50%或降低500~1000kcal,或推荐每日能量摄入男性1200~1500kcal、女性1000~1200kcal的限能量平衡膳食。
● 可根据不同个体基础代谢率和身体活动相应的实际能量需要量,分别给予超重和肥胖个体85%和80%的摄入标准,以达到能量负平衡,同时能满足能量摄入高于人体基础代谢率的基本需求,帮助减重、减少体脂。
● 可根据身高(cm)减去105计算出理想体重(kg),再乘以能量系数15~35kcal/kg(一般卧床者15kcal/kg、轻身体活动者20~25kcal/kg、中身体活动者30kcal/kg、重身体活动者35kcal/kg),计算成人个体化的一日能量。
减肥别忘运动:
身体活动不足或缺乏以及久坐的静态生活方式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肥胖患者减重的运动原则是以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抗阻运动为辅,如举重、俯卧撑等。每周运动时间应保持在150~300分钟,每周通过运动消耗能量2000kcal或以上。
本文围绕体重稳定与长寿的关系、判断肥胖的方法以及国家发布的减肥指南展开。研究表明体重稳定的人更易长寿,同时介绍了用BMI判断肥胖的方法及局限性。国家版减肥指南提供了科学的饮食和运动建议,强调减肥要循序渐进,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适度的运动,达到健康减重的目的。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9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