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柏,陕西守护中华传统文化的绿色力量,陕西古树保护:守护千年文明的绿色密码

文章主要围绕黄帝陵古柏群展开,介绍了其规模、形成历史,还讲述了陕西古树名木的总体情况,以及陕西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展现了古柏群承载的文化价值和情感意义。

“古柏参天黄帝陵,苍烟缭绕晓风轻。”当我们来到桥山之上,映入眼帘的是万余株苍劲的古柏。在这些古柏的映衬之下,黄帝陵更增添了一份肃穆庄严的氛围。

千百年来,一批又一批的谒陵人、护陵人和当地百姓,怀着对黄帝的崇敬与对文明传承的信念,在黄帝陵及周边大规模地种植柏树。时光流转,如今的黄帝陵古柏群规模宏大,占地达3000多亩,古柏总数多达8万余株,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柏就有3万余株。这些古柏宛如历史的巨人,默默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黄帝陵古柏群的神奇之处着实令人惊叹。它并非天然形成的古柏群,而是千百年来由谒陵人、护陵人和当地百姓逐年栽植而成。那么,这数万株古柏究竟从何而来呢?传说,自黄帝亲手栽树开始,人们就世世代代植柏,以这种方式延续着文明的火种。

在桥山大规模的植树活动始于汉代。据《黄陵县志》记载:“汉唐两代,桥山已开始大规模人工植柏。仅唐天宝年间栽松柏1400余株。”而桥山最早的专职护林员,则诞生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

据轩辕庙中现存的碑刻详细记载,北宋嘉祐六年正月二十,祭扫黄帝陵回京的大臣向朝廷上报,桥山虽然栽植了很多松柏,但成活的却比较少,历年损失较大。宋仁宗得知后立即下令,命坊州(今黄陵县)职官派专人维护,既要整旧,又要栽新。当年,就在桥山种植了柏树1415棵。为了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北宋政府还免除了寇守文、王文政、杨迈等三户人家的一切差役粮税,特令他们专职守林。

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地栽植、守护,再栽植、再守护。多年来,无数海外游子怀着对祖国的眷恋和对根的追寻,在桥山中麓种植连根柏。黄帝陵古柏群也因此有了“炎黄子孙林”“侨胞林”“侨心林”“思源林”等越来越多的新成员。这片古老又苍翠的柏树林,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让海内外中华儿女真实感受到了生生不息、从未断绝的情感根脉。

古树是活着的自然遗产,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数据显示,陕西省现有古树名木72.7万余株。其中,散生古树名木1.1万余株、古树群271个71.6万余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2022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有508.19万株,其中,50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有5株,均在陕西。这5株古树,黄陵县有3株,分别是黄帝手植柏、保生柏、老君柏;另外两株分别是白水县的仓颉手植柏,洛南县的页山古柏,均是侧柏。

一直以来,陕西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在全国率先颁布施行《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为古树名木撑起了法律“保护伞”。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林长制体系,实行五级林长“齐抓共管”“党政同责”;首批开展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对每一棵(群)古树名木进行身份认证、挂牌保护,明确养护责任到单位、到个人,并要求加强长势濒危衰弱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工作。同时,陕西还成功克隆黄帝手植柏、老子手植银杏等珍稀古树名木,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誉为“开创了中国古树扩繁保护的先河”。

为了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陕西还高位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对5棵50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提出“责任落实、科学监测、系统建档、技术支撑、生境优化、安全保护、科学决策、持续投入、文化传承”的要求,成立“5棵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专班”,并建立由9名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全面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力度和科学化水平。

同时,制定实施5棵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一树一策”保护方案和黄帝陵古柏群、仓颉庙古柏群“一群一策”保护方案,制定印发《关于推进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的若干措施》《高质量推进全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方案》,全面建立古树名木分级分类保护责任体系,推动5棵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一树一策”“一树一档”“一树一队伍”保护措施落实落地,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监测结果显示,截至目前,5棵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生境质量持续优化,生长状况持续向好。

文章以黄帝陵古柏群为切入点,介绍了其规模、形成历史以及承载的文化和情感价值。同时阐述了陕西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重点强调了陕西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有力措施,包括立法、纳入林长制、资源普查、克隆珍稀古树等,还针对5棵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制定了详细的保护方案,取得了良好的保护成效,体现了陕西对古树名木保护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9425.html

(0)
AmbitiousAmbitious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