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黄金成洗钱工具,枣阳检察官紧急提醒

本文围绕枣阳市检察院检察官到金店进行普法宣传展开,讲述了因全国多地出现购买黄金用于洗钱的案件,引出当地一起利用购买黄金洗钱的具体案例,最后检察官给出防范此类犯罪的相关提醒。

小心!黄金成洗钱工具,枣阳检察官紧急提醒

在金融犯罪手段日益隐蔽的当下,洗钱犯罪成为了社会安全的一大隐患。3月28日,湖北省枣阳市检察院的检察官们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前往该市的3家金店开展了一场意义重大的普法宣传活动。检察官们严肃地提醒金银珠宝店的从业人员:“若遇到行为异常且要购买大额黄金的人,一定要及时报案,避免在不经意间成为洗钱犯罪的帮凶!”这一提醒旨在增强从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他们对洗钱行为的辨别能力。

近日,枣阳市检察院的检察官们注意到一个严峻的情况,包括襄阳在内的全国多地都出现了购买黄金用于洗钱的案件。而这也让他们回想起去年办理过的一起类似案件。

故事要从该院办理的一起洗钱案件说起。在2024年2月的一天,彭某的微信突然收到了昵称为“陈公子”的好友申请。“陈公子”神秘兮兮地表示自己有“安全可靠”的赚钱路子,只需要彭某帮忙刷卡买黄金,去一次就能拿到3000元的“跑腿费”。

一开始,彭某心里有所怀疑。然而,“陈公子”信誓旦旦地说道:“到时候你戴着帽子、口罩,用的又是别人的银行卡,谁还能认出来你?买完后,你再把黄金转交给别人,谁又知道经过你手,所以你放心去就是。”这番话慢慢地打消了彭某的顾虑。

据承办检察官介绍,从2月28日至3月2日,按照“陈公子”的安排,彭某在指定地点拿到他人的银行卡后,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头戴鸭舌帽、面戴口罩,多次进出河南省新乡市、安徽省阜阳市等地的金店。他进入金店后,径直走向柜台,既不挑款式,也不问价格,更不询问行情,动辄就消费数十万元、数百万元购买大量黄金及各类首饰。之后,彭某又按照指示将购买的黄金转交给他人。经公安机关查实,彭某在相关金店内刷卡购买黄金、首饰的金额高达273余万元,其中涉及枣阳市王某某等21名被害人被骗资金194余万元。2024年4月7日,公安机关将彭某移送枣阳市检察院审查逮捕。

在完整的证据链条面前,彭某如实交代了自己在河南省新乡市、安徽省临泉县、山东省菏泽市等地,按照上家的安排使用他人银行卡购买黄金、手机、购物卡等的事实经过。2024年9月9日,枣阳市检察院以彭某涉嫌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提起公诉。同年9月14日,枣阳市人民法院判处彭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

承办检察官还特别提醒大家:出租、出借银行卡或者协助“刷单”“购金”转移资金,均可能构成犯罪;在进行黄金、虚拟货币、办理贷款等交易时,一定要合法合规,对“快进快出”“高频大额”等异常交易要时刻保持警惕;商场店员在发现故意遮挡面容的可疑人员在店内消费时,要要求其出示身份证并实名登记,确保使用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与其身份信息相一致,若不一致,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本文通过讲述枣阳市检察院检察官到金店普法以及一起利用购买黄金洗钱的案例,强调了洗钱犯罪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同时检察官给出的防范提醒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洗钱犯罪的警惕性,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共同维护社会金融安全。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8997.html

(0)
EdwardEdward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