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新势力风云变幻与产业出海新征程,聚焦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新势力角逐、出口进化与产业重组

本文围绕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展开,讲述了“蔚小理”等新势力车企的发展现状与战略布局,介绍了中国车企出口从“贸易出海”到“生态出海”的转变,还提及了顶层设计与央企重组对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于日前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盛大举行。这一行业盛会吸引了众多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车企高层齐聚一堂,它就像汽车产业发展道路上的一盏明亮“聚光灯”,为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勾勒出了崭新的蓝图。然而,处于智能化与电动化巨大转型浪潮中的车企们,此刻的处境就如同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的一句调侃所说,“没人敢说稳坐钓鱼台”。

“蔚小理”再聚首,新势力十年沉浮

在钓鱼台国宾馆论坛会场的走廊里,出现了十分有趣的一幕。李斌掏出Nio手机,熟练地招呼着李想与何小鹏,喊了一句:“来,加个电!”这一瞬间被镜头定格。仔细观察他们的神情,李斌微笑的眼角挤出了些许疲惫,何小鹏舒展的眉头透着一股春风得意,而李想略微发福的脸颊则显得气定神闲。这不同的神情仿佛预示着三人命运的分野——蔚来正面临2025年的生死之战,小鹏在改革初见成效后怀揣着“飞行”的野心,理想则走上了哲学化开源的道路。这是他们自2020年“忆苦思变”以来的第四次同框,却是彼此发展路径差异最为鲜明的一次。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新势力风云变幻与产业出海新征程,聚焦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新势力角逐、出口进化与产业重组

李斌在论坛上坦诚地表示:“如果2022年多建500座换电站,用户满意度会更好。”蔚来最大的“学费”就是低估了换电网络对销量的拉动效应。长三角地区能够贡献蔚来60%的销量,正是得益于该地区密集的换电站布局。尽管蔚来手握419亿元现金储备,但李斌仍需在研发(2024年投入130亿元)、换电网络扩张以及降本增效之间小心翼翼地走钢丝。他既要推动售价80万元的ET9交付以冲击高端市场,又要依靠乐道和即将交付的萤火虫品牌去争夺大众市场。

何小鹏调侃道:“李斌在复读,我也在复读,没有车企敢说稳坐钓鱼台。”在这句调侃的背后,是小鹏的绝地反击。2025款G6凭借7分钟5000台的订单量成功逆转口碑,毛利率也从 -1.6% 大幅跃升至14.3%。不过,何小鹏更愿意谈论飞行汽车。他投入30亿元用于分体式飞行器的研发,试图将“低空出行”打造成新的增长极。这种“技术极客”的人设,既体现了他对智驾标签被稀释的焦虑,也是对资本市场讲的一个新故事。

李想表示:“开放星环OS是为行业构建创新共同体。”他不再提及“奶爸车”,而是凭借1128亿元的现金储备,将理想推向“技术平台输出者”的角色。这种转变源于MEGA失利后的反思。当纯电车型遭遇里程焦虑时,开源系统或许能够帮助理想撬动生态话语权。然而,从曾经被称为“最像乔布斯”到如今的“哲学家”,他的理想主义能否穿透行业壁垒,仍是一个未知数。

雷军的加入为这场新势力的“角逐”增添了独特的色彩。雷军认为国产车向高端挺进,技术为本是关键。当雷军在台下认真记录地平线560TOPS算力芯片的发布时,小米SU7 Ultra的赛道数据已经在业内流传开来。这位手机界的“鲇鱼”以“性价比智驾”切入市场,正试图复制其在手机市场的颠覆逻辑。这些新势力代表们在技术研发、产品布局等方面的不断探索与突破,不仅改变了自身的命运,也推动着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朝着智能化、高端化的方向大步迈进。

车企出口进化,从“贸易出海”到“生态出海”

在本次论坛上,国际合作、“产业出海”成为了热议的话题。近年来,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海外市场动作频繁,出口数据十分亮眼。2025年1 – 2月,我国汽车出口91.1万辆,同比增长10.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28.2万辆,同比增长54.5%。中国车企的海外征程正从早期单一的贸易模式,逐步迈向在海外建厂、合资合作、技术反向输出的新阶段。

长安汽车宣布进入欧洲等海外重点市场,并快速在东南亚、中南美洲、中东、非洲区域等市场进行布局,预计2025年海外市场销量计划实现100万辆。

东风集团旗下的岚图汽车在2025年深耕欧洲市场的基础上,重点布局中东市场,试图通过中东地区的高端市场来验证中国品牌的全球竞争力。

中国车企不仅在出口规模上不断扩大,在海外本土化建厂方面也在加速推进。不少车企提出了“产能出海”的新规划,通过在当地建立生产基地,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降低成本与合规风险。例如,比亚迪投资320亿泰铢(约合60亿元人民币)在泰国建设生产基地,该基地将成为东盟地区首个年产能15万辆的电动汽车工厂;长城汽车、MG、长安和广汽等也在泰国持续扩大业务。

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中国车企正从“整车出海”向带动“技术出海”转变,形成技术合作与竞争优势;从“贸易出海”向“生态出海”转变,加快在海外布局建厂,共建海外生态。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指出,中国车企参与全球汽车发展正从以贸易卖车为主,转向将制造和国际市场紧密结合,探索本土化发展策略,这一趋势愈发明显。

为了助力中国车企出海,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正在搭建“中国汽车产业出海综合服务平台”(CARPRO),通过属地化服务、研究服务、协调服务等多种方式,帮助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落地生根,实现从“走出去”到“融进去”的跨越。

顶层设计与央企重组,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汽车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顶层设计与央企重组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苏波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需求牵引的全面市场化发展新阶段,油电转换进入重大转折期,汽车产业生态重构迫在眉睫。现有燃油车产能至少3000多万辆,而新能源车已建成的2000多万辆产能大多为新建,油电转换仅消化了少量燃油车产能,当前燃油车产销量及盈利率大幅下降,部分企业已停业倒闭。他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尽快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推进燃油车企电动化转型,支持新能源汽车新增产能,主要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燃油车企,减少资源浪费。

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对整车央企进行战略性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领导智能网联变革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通过集中央企的研发制造和市场等优势资源,推动汽车产业在智能电动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同时,国务院国资委还启动实施了央企产业焕新、新能源汽车布局发展行动方案,以整车产品为突破口和核心载体,发力布局动力电池、汽车芯片、智能驾驶体系等关键领域,完善产业链布局,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智能电动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紧跟国家政策方向,研究行业难点及热点问题,为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参与者提供参考,助推汽车产业变革。

在智能驾驶方面,尽管行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大模型安全可靠性、法律法规等问题,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协同合作,制定标准与规范,推动技术安全、有序发展。

站在2025年这个关键节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新势力的创新引领、车企出口的积极拓展以及产业重组的推动下,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

本文聚焦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深入剖析了“蔚小理”等新势力车企的发展状况与战略调整,展现了中国车企出口模式的转变,还阐述了顶层设计与央企重组对汽车产业的推动作用。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有望在智能化、高端化以及国际化道路上取得更大突破。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8632.html

(0)
GaietyGaiety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