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航天局发起欧洲运载火箭挑战赛(ELC)的相关情况,包括竞赛的目的、要求、资金支持等,还提及了目前欧洲航天局的发射现状、新型火箭的进展以及未来欧洲的发射需求增长趋势。
3月30日消息,据外媒今日报道,欧洲航天局积极行动起来,正式发起了欧洲运载火箭挑战赛(ELC)。这一举措意义重大,其主要目的在于大力支持新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工作,进而有效提升欧洲整体的太空发射能力。
从欧洲航天局发布的竞赛提案征集通知中可以了解到,相关企业需要在六周的时间内提交参与方案,截止日期确定为5月5日。一旦企业成功入选,最高能够获得1.69亿欧元(按照现汇率计算,大约折合13.27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如此丰厚的资金,无疑为企业研发新型运载火箭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后盾。
当前,欧洲航天局在执行发射任务时,主要依赖“阿丽亚娜6号”和“织女星”系列火箭。然而,随着商业可回收运载火箭的逐渐兴起,发射成本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欧洲航天局意识到引入新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性,以此来推动欧洲航天发射市场的发展。
欧洲航天局明确表示,本次挑战赛采用的是两阶段竞标方式,其核心目标是从众多企业中甄选多家欧洲发射服务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竞赛的参与范围是面向总部位于欧洲航天局或欧盟成员国的公司开放的。
此次竞赛具体分为两个部分。A部分主要涉及2026年至2030年欧洲航天局及其他欧洲机构的发射需求;B部分则对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即需要在2028年前完成升级版火箭的发射演示。参赛企业必须同时提交涵盖A和B两部分的方案,这对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研发能力提出了较高的挑战。
目前,欧洲有多款新型运载火箭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首飞工作,它们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今年1月,德国的Rocket Factory Augsburg、法国的Latitude、德国的HyImpulse、法国的MaiaSpace、英国的Orbex和德国的The Exploration Company等多家航天企业,在欧洲航天局最终敲定竞赛细节之前,联合发表了公开信。在信中,这些企业呼吁欧洲航天局能够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并且开放法属圭亚那欧洲航天港的发射场,为新型火箭的研发和发射创造更好的条件。
展望未来,欧洲的发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长。欧盟委员会空间政策部门负责人纪尧姆・德拉布罗斯曾在去年11月表示,欧盟正在加快推进“IRIS²”通信卫星网络等项目,未来必然会发射更多的卫星。这也意味着欧洲航天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介绍了欧洲航天局发起欧洲运载火箭挑战赛的情况,包括竞赛规则、资金支持等,指出其为应对商业可回收火箭兴起而引入新企业竞争。同时说明了新型火箭进展和企业诉求,以及未来欧洲发射需求的增长趋势,展现了欧洲航天市场的发展动态和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8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