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三连降,太平鸟提价转型为何碰壁? 太平鸟:失去青年主力,时尚转型路在何方?

本文聚焦宁波服装企业太平鸟,深入剖析其在年轻化与高端化转型过程中遭遇的困境。通过解读太平鸟2024年年报,呈现其业绩连续下滑的现状,探讨其采取的保守策略及转型举措效果不佳的原因,最后提及超级壹号店的尝试,为其品牌发展带来一丝转机。

在当下消费品市场的浪潮中,年轻化与高端化成为众多企业转型的目标,仿佛这是一道既定公式。然而,真正实施起来,其中的难度却远超想象。宁波的一家服装企业——太平鸟,正深陷转型长期受阻的泥沼。

3月28日,太平鸟发布的年报显示出其严峻的经营状况。2024年,公司营收仅68.02亿元,与上一年相比下滑了12.7%,并且已经连续三年业绩滑坡。相较于2021年109.21亿元的营收高点,如今的营收缩水近四成。归母净利润为2.58亿元,同比下降38.75%,扣非净利润更是暴跌57.38%,仅为1.23亿元。

业绩三连降,太平鸟提价转型为何碰壁? 太平鸟:失去青年主力,时尚转型路在何方?

太平鸟是一个有着近30年历史的品牌,旗下拥有太平鸟男装、太平鸟女装、LEDiN乐町、minipeace太平鸟童装等多个子品牌。5年前,太平鸟的营收曾突破百亿元大关,但如今却面临着更为艰难的处境。

早在前几年,太平鸟察觉到经营状况下滑后,便采取了一系列保守策略。例如关闭部分门店、减少营销费用等。2022年底,董事长张江平亲自操刀公司的组织架构调整,将原有的六大独立事业部重构为三大职能中心,旨在加强品牌间的协同效应。

这些以省钱为核心的应对措施一直在持续推进。2024年,太平鸟关闭了835家低效门店,净减少358家,与2021年巅峰时期的5000余家门店相比,减少了近四成。虽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司的周转压力,提高了盈利能力,但却未能扭转公司业绩下滑的趋势。随着外部消费环境的快速变化,公司业绩进一步下行。

特别是在公司推进转型的过程中,战略的频繁波动导致效率逐渐恶化。存货周转天数增加到192天,这意味着每件衣服大约半年才能卖出去;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至27天,即卖出去一个月后才能收到钱。这种情况严重压制了公司的流动性。

2024年,太平鸟继续压低费用率,除了财务费用略有上升外,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均同步下降。即便明知降本效果不明显,公司仍坚持这样做,这充分体现了其经营上的焦虑。实际上,作为一个老品牌,太平鸟已经逐渐失去了青年主力用户。

从2023年起,太平鸟决心摆脱“快时尚”的标签,宣布要转向品质中产生意。转型的第一步便是提价,不论男女品质线,都试图营造出高端的价格感,并且重点发展羽绒服、冲锋衣等传统高价品类。同时,公司对旗下四大品牌进行集中运营,希望强化“只有一个太平鸟”的认知。

然而,在年轻人眼中,太平鸟依旧是那个老化的品牌。Z世代年轻人虽然愿意消费,但一方面他们目前的消费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以一个月工资只能买两件太平鸟产品,且买到的产品难以让人产生炫耀的欲望,自然不会为其买单。根据卖方数据,太平鸟男女装在500元以上价格的比例分别达到47%、36%以上,但随着价格定位的提高,男女装的收入却都在下滑。产品价格与业绩的背离,凸显出转型存在的问题。

太平鸟在没有能力定义时尚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单一的高价来定义高端,其转型碰壁几乎是必然的结果。公司也尝试重塑供应链体系,通过砍掉滞销SKU来聚焦高毛利品类,但转型之战却越打越艰难。在尚未理解新时代时尚打法的情况下,更难以实现出海目标,其高溢价、低设计的产品在全球市场缺乏竞争力。

从本质上来说,在心智占领时代,时尚品的核心壁垒在于叙事。对于消费品而言,加深垂直能力与加强供应链效率是基本思路,而依靠讲好品牌故事重新为公司赋能则是底层逻辑。这恰恰是太平鸟所欠缺的,但似乎公司也意识到了这方面的理解偏差。

今年,太平鸟超级壹号店开始试营业,这一举措让不少上海人眼前一亮。通过这种直面都市潮流的形式,公司首次有机会贴近Z时代的个性消费场景。如果超级壹号店能够赢得上海核心客群的价值观认同,太平鸟或许能找到品牌转机。

对此,你怎么看?你相信国货品牌的时尚定义能力吗?

本文围绕太平鸟的转型困境展开,详细阐述了其业绩下滑的现状、采取的应对策略及效果不佳的原因。指出太平鸟在转型过程中因战略波动、提价定位不当、缺乏时尚叙事等问题遭遇困境。不过,超级壹号店的尝试为其带来了新的转机,若能获得核心客群认同,有望实现品牌突围。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8276.html

(0)
AmbitiousAmbitious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