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世界便秘日”展开,介绍了雅培连续十二年开展的“绿丝带行动”,该行动聚焦肠道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全程管理,通过院内院外联动推动规范化用药。同时分析了便秘的现状、危害及应对方法,最后提及绿丝带行动的覆盖范围和未来目标。
3月28日,“世界便秘日”如期而至,今年的主题“便”通人和,畅享人生,寓意着人们对顺畅排便、健康生活的美好期许。雅培已经连续十二年投身于“绿丝带行动”,始终如一地全力守护着大众的肠道健康。今年,这一公益行动将重点围绕肠道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全程管理展开,特别强调通过院内与院外的协同联动,来推动规范化用药,进而优化疾病管理的成效。该项目既聚焦于院内对便秘的专业治疗,也重视在院外对患者进行持续管理,旨在帮助患者实现更有效的慢性病管理。
该公益项目的发起人、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原主任钱家鸣教授指出:“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便秘似乎并不是什么大问题。部分患病的人群在面对便秘时,常常会滥用泻药,却不知道如何去寻求长期有效的科学解决方案。实际上,长期便秘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但会引发腹胀、腹痛等身体不适,还可能诱发肛肠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严重问题。多年来,我们持续开展绿丝带行动,就是希望能够提升大众对便秘等消化道疾病的认知度,提高临床诊治的规范化水平,让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未来,我们将通过社区、药店、线上医疗平台等多种渠道,开展义诊、健康科普、药师培训等活动,借助院内院外的联动,促进消化系统疾病的规范化用药。”
胃肠器官其实是情绪器官,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成年人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同时饮食习惯不健康、作息时间不规律,这些因素导致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高发。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并且明显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处于4% – 10%的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更是高达22%。在老年人和伴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便秘的发病率更高。虽然便秘看似是一个“小”问题,但它却与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以及帕金森等多种慢性病的管理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便秘问题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进行长期管理。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李景南主任医师建议:“首先,要提高对疾病的认知。便秘有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心梗或脑出血等严重问题。只有对便秘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关注、重视并有效地进行干预;其次,面对便秘,我们既要重视,又不能过度担忧,识别何时需要就医是非常关键的。比如,突然出现便秘,或者长期便秘伴随腹胀、腹痛、便血等新症状时,就应该及时就医。”
在医院内,医生会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还会使用安全性高、疗效佳的药物,以快速改善症状。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李景南主任医师建议:“对于慢性便秘这类疾病,我们通常采用分级治疗的原则。首先从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入手。在饮食方面,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并且多喝水;运动也同样重要,它能够促进肠道活动,而久坐不动会让肠道变得‘懒惰’。如果症状仍然没有得到缓解,临床通常会推荐使用渗透性泻剂,通过增加肠道水分来软化大便,以温和、安全的方式促进排便。慢性功能性便秘需要患者长期坚持使用相关药物,才能产生更好的疗效。像乳果糖口服液就是安全性较高的泻剂,它作为一线推荐的渗透性药剂,也是世界胃肠病组织(WGO)认可的能够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生长、调节肠道环境的益生元,有助于促进排便。所以,通过定期的疾病监测,并充分利用乳果糖等渗透性药剂进行积极的疾病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便秘问题,从而降低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目前,绿丝带行动已经覆盖了全国20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培训了超过5000名临床医师,并且将规范化用药的培训拓展到了零售渠道的药师。未来,雅培将继续推动消化系统疾病的规范治疗,助力院内院外的联动,提高大众对消化系统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助力中国消化系统疾病防控体系建设,从而推动“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
本文围绕“世界便秘日”和雅培的“绿丝带行动”展开,阐述了该行动在肠道等消化系统疾病全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便秘的现状、危害以及应对方法,强调了提高疾病认知和规范用药的重要性。目前绿丝带行动已取得一定成果,未来将继续助力消化系统疾病防控,推动“健康中国2030”目标实现。
原创文章,作者:Gray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