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3月28日常熟市举行的“智链未来”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暨智算未来城启航活动。详细介绍了活动中签约入驻的项目、当地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相关政策举措,以及专家对常熟人工智能发展的评价。
在3月28日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里,“智链未来”常熟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暨智算未来城启航活动盛大举行。此次活动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人工智能领域激起层层涟漪。
会上,众多优质项目纷纷签约入驻智算未来城,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星汇聚于此。其中包括中国移动(常熟)智算中心、中国联通全国级通信枢纽、科大讯飞等,总计28个项目,总投资超150亿元。这些项目的入驻,就像是为智算未来城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引擎,旨在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融合应用的新高地。
常熟市早已将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优先战略选择,如同一位高瞻远瞩的舵手,精准地把握着城市发展的方向。它充分发挥自身在产业规模、应用场景等方面的优势,大力推动AI赋能千行百业、千家万户,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城市建设的步伐。目前,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实现营收近200亿元,集聚相关企业200家,拥有专业化载体近5000万平方米。不仅如此,还落地了长三角首个“AI+工业互联网”平台百度智能云苏州产业基地、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等平台,培育建设大模型28个。一幅“小城大AI”的崭新篇章正缓缓铺展在人们眼前。
完善的政策对于产业发展而言,就像是肥沃的土壤之于种子,是至关重要的驱动力。在活动中,数字人身着新中式服装,以一种新颖而独特的方式解读了《常熟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行动方案》。该《行动方案》重点聚焦工业制造、检验检测、外贸新业态等13个细分领域,致力于构建“高算力、大模型、强应用”的人工智能创新体系。同时,聚焦产业生态、技术创新、应用场景三个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用“真金白银”激发企业动力和市场活力。常熟在纺织服装、检验检测、医疗健康、低空巡检等产业领域已经形成了显著的先发优势,28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及49个典型场景案例将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智算未来城迎来了一批重点项目的入驻,如华为常熟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平台、中国联通算力中心、“紫晨”工业AI赋能平台、国产芯片的AI计算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同时,还有一批重点项目签约智算未来城,包括中国移动智算中心项目、中国电信智传网项目、优必选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随锐科技智能工业机器人项目等。此外,科大讯飞、中国计算机学会与常熟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本次大会签约重点项目28个,总投资超150亿元,涵盖工业质检、智能网联车、具身智能等多个前沿细分领域。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李颉表示:“人工智能要真正产生价值,要发展自己的人工智能产业,也要赋能相关行业,还要有人才和生态。”他认为常熟在人工智能领域做出了许多努力,此次大会也是一次成功的实践。
3月28日常熟市“智链未来”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及智算未来城启航活动。会上28个总投资超150亿的项目签约入驻,展示了当地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成果,包括营收、企业数量、平台建设等。同时,解读了相关政策,明确聚焦领域和目标。众多重点项目的入驻和签约,以及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为常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得到了专家的认可,预示着常熟“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广阔。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