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王”张作霖身后冷落,张学良客死他乡的遗憾人生

本文围绕北洋政府末代统治者“东北王”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展开,详细讲述了张作霖被日本刺杀身亡后的凄惨下葬经历,以及张学良被软禁、客死他乡的人生悲剧,展现了父子二人在政治风云中的无奈与遗憾。

在历史的长河中,众多人物的命运交织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今天,我们将目光聚焦在北洋政府末代统治者——曾经威风八面的“东北王”张作霖以及他的儿子张学良身上,他们的人生故事充满了跌宕起伏,令人唏嘘不已。

张作霖,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东北可谓是呼风唤雨,是名副其实的“东北王”。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用“生前有多威风,死后就有多凄惨”来形容他的一生再合适不过了。

1928年,局势风云变幻,国民革命军一路逼近京津,张作霖被打得节节败退。为了自保,他无奈下令撤回东北。可此时,一直虎视眈眈的日本担心张作霖撤回东北后,东北会彻底脱离他们的掌控。于是,日本趁机介入,精心制定了多个计划,准备刺杀张作霖。

他们在皇姑屯三洞桥的桥墩上埋下了足足120公斤的高爆炸药,而这里正是张作霖返回沈阳的必经之路。当张作霖乘坐专车路过皇姑屯三洞桥时,炸药被引爆,专列瞬间被炸得面目全非。尤其是张作霖所在的车厢,被炸成了碎片,他本人不仅左臂折断,咽喉也严重撕裂。尽管全力救治,但他终究没能挺过这一关,在被送回沈阳大帅府医治的路途中,因伤势过重,不治而亡,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东北王”张作霖身后冷落,张学良客死他乡的遗憾人生

临终前,张作霖给儿子张学良留下遗言,让他好好干,凡事以国家为重。但可惜的是,张学良再也没有机会亲口听到父亲的嘱托了。张作霖去世后,五夫人寿氏出来主持大局。她先是派人去找张学良,并下令在张学良回来之前,张作霖死亡的消息不能透露半分。原本,寿氏以为张学良很快就能回来,没想到他远在天津,寿氏守着张作霖的尸体,足足等了半个月,才等到张学良归家。

张学良得知父亲死讯后,心中满是悲痛,他决心为父亲寻一块风水宝地,风风光光地把他下葬。回到大帅府之后,他便开始着手安排这件事。他将张作霖的墓选在了辽宁抚顺东北岸,并命人按照清朝皇帝墓地的规格进行修建。这座墓地仅是占地面积就达到了800亩,修建资金更是高达1400万大洋。然而,命运似乎总在捉弄人,后来九一八事变爆发,关东军占领沈阳,张作霖的墓地还未彻底完成,就被迫停止。他的灵柩也从大帅府迁出,被放在了珠林寺。

“东北王”张作霖身后冷落,张学良客死他乡的遗憾人生

到了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软禁。直到此时,张作霖还一直未下葬。虽然大帅府的人一直为了这件事在努力,可他们也无力与关东军对抗。1937年,关东军提出让大帅府的人另寻墓地安葬张作霖,最终他们决定在关东军的监督下,将张作霖和其原配葬在了辽宁锦州的张氏墓园。但那个时候,张学良已被软禁,而他的家族成员也都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大陆,这也就导致张作霖下葬后,墓地迟迟无人问津,显得十分寒酸。任谁也想不到,堂堂“东北王”竟落败到如此地步。

“东北王”张作霖身后冷落,张学良客死他乡的遗憾人生

张学良自从1936年被软禁之后,一直到50多年后才被解除。而这50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未曾回过国,也从未到父亲张作霖的墓前看过一眼,这成了他内心最大的遗憾。本以为恢复自由身之后,他会回到大陆到张作霖墓前,为父亲扫一扫墓,看一看他。可直到他2001年在国外病逝,都未曾回去看过一次。

直到2007年,张作霖的孙辈张闾实回到东北,张作霖的墓才有人来扫。张闾实是张作霖六弟的儿子,他从小就对祖父的故事耳濡目染,对于祖父和大伯张学良也有着深深的牵挂。他和张学良一样,一直都想要到祖父的墓前祭拜一番。张学良没做到的事,张闾实替他做到了。2007年张闾实从台湾回到东北,找到祖父张作霖的墓,在墓前他长跪不起,内心也深感愧疚。原来那么了不起的一个人物,如今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石碑,且多年来破败不堪。难以想象这么多年里,他经历了怎么样的风吹雨淋,又是多么的孤苦无依。

“东北王”张作霖身后冷落,张学良客死他乡的遗憾人生

虽然张作霖墓碑多年无一人扫墓,可他能葬在东北,也算是落叶归根。反观他的儿子张学良,就显得更加凄惨了。张学良是在美国病逝的,而他的妻子赵一荻当时也是在美国去世,就直接葬在了美国。根据中国人夫妻死后要合葬的传统,于是张学良也葬在了美国的夏威夷。这对他来说,应该也算是人生的一大遗憾,临了了也没能回到祖国的怀抱,而是客死他乡。

“东北王”张作霖身后冷落,张学良客死他乡的遗憾人生

据张学良的后辈回忆,张学良晚年时经常回忆从前,回忆他在东北的时光,在大陆的日子。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能够回到大陆看一看,看看这么多年以来的变化,看看曾经的那些故人。他曾说,他的生命在他36岁被软禁以后,就走到了尽头。被软禁的那些年里,他犹如行尸走肉般,生活变得毫无意义。于他而言,吃饭睡觉仿佛就是他人生中唯二之事,他再也找寻不到任何的乐趣,让他感受生命的美好。他人生最精彩的15年,是他的21岁到36岁。那些年里他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奋斗,为了家国情怀奔波,虽然劳累但却无比充实。在那些激情岁月里,他能找到生活的意义,找到生命的目标。

“东北王”张作霖身后冷落,张学良客死他乡的遗憾人生

后来,父亲死了,自己又被软禁,他的生活一下从彩色变成了黑白。他的日子已没有了任何盼头,也失去了所有意义。可他更遗憾的是,临死之前未能到父亲的墓前,尽一个儿子该尽的义务。他希望大众可以将他当作一个普通人看待,不要将他的个人行为和政治联系在一起。他被软禁了那么多年,早已脱离政治。可他的一生都与政治紧紧捆绑在一起,他的一言一行代表的都不是他个人。他是张作霖的儿子,是张学良,可他却又不仅仅只是这两个身份。

“东北王”张作霖身后冷落,张学良客死他乡的遗憾人生

不管是张作霖,还是张学良,他们都曾有过辉煌日子,都因政治立场问题,最终沦为“阶下囚”。一个被日本人炸死,一个被软禁多年,一个墓地几十年无人问津,一个客死他乡,这样的结局实在算不上好结局。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本文详细讲述了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二人的人生悲剧。张作霖这位曾经的“东北王”被日本刺杀身亡后,下葬之路坎坷,墓地多年无人问津;张学良则因被软禁多年,客死他乡,未能回到祖国和父亲墓前。他们的命运都深受政治影响,令人感叹世事无常。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545.html

(0)
WeaverWeaver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